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今年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宣传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强调湿地对人类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公众采用行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sDay),这是国际湿地组织于年3月确定的,从年开始,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

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年《湿地公约》常委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由于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米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湿地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被人们比喻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

湿地保护倡议

为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我们郑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护我们的肾脏一样来爱护我们的湿地,共同保卫我们的绿色家园,并保证:

(一)不开(围)垦、排干自然湿地,不永久性截断自然湿地水源;

(二)不擅自填埋自然湿地,不擅自采砂、采矿、取土;

(三)不排放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他污染湿地的废水、污水;

(四)不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五)不在湿地内过度放牧或者滥采野生植物,过度捕捞或者灭绝式捕捞,

(六)不在湿地内过度施肥、投药、投放饵料等污染湿地进行种植养殖;

(七)在湿地公园旅游要随身携带垃圾袋,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请弯腰拾起,争做文明人;

(八)积极参与绿色环保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九)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循环用水;

(十)要倡导餐桌文明,不食用野生动物。

让我们共同把湿地变成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本文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世界节日风俗推荐:

1、世界海啸日,你知道吗?海啸灾害知多少?

2、世界勤俭日,节约一点,也许会让世界这样改变

3、世界骨质疏松日,你知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dt/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