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改革面值直接抹去4个零,伊朗为什么要
伊朗议会5月初投票通过《伊朗货币和银行法》修正案,将官方货币里亚尔改为土曼,1土曼相当于里亚尔。修正案要求伊朗中央银行在考虑货币储备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承诺的前提下,用土曼重新计算汇率。
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制裁双重冲击的大背景下,伊朗此番货币改革举措受到特别
伊朗早在年就已提出类似的货币改革措施,只是一直未付诸实施。年美国重启制裁,伊朗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年1月,伊朗央行提出修改《伊朗货币和银行法》,将货币改革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总体来看,伊朗货币改革是内外重重压力下的选择。
伊朗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工业体系相对完备。然而,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等影响,伊朗经济发展滞后。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简称“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严厉制裁,外国企业纷纷撤出伊朗市场,伊朗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堪称前所未有。
年,伊朗经济在年收缩5.4%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缩7.6%,人均GDP为美元。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伊朗成为中东重灾区。全球经济衰退、国际油价暴跌以及疫情防控等因素叠加,致使伊朗经济雪上加霜,失业人数激增。据IMF近日的报告,预计年伊朗经济将再收缩6%,失业率提高到16.3%。由于民生艰难,伊朗国内爆发了数轮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社会紧张局势升温。
伊朗里亚尔汇率波动幅度大,已经历几次大幅贬值。进入21世纪后,由于石油收入增加、经济增长,里亚尔兑换美元汇率一度基本稳定在~∶1。在时任伊朗总统内贾德执政后期,里亚尔汇率不断贬值,官方汇率从年的∶1调整到年4月的∶1,一直维持至今。
然而,由于外汇匮乏,伊朗一直以来执行两种汇率——官方汇率和自由市场(黑市)汇率,虽然政府努力提高官方汇率,两者差距仍越拉越大。IMF估计,伊朗年的外汇储备总额约为亿美元,自年以来下降了约26%。美国重新实施制裁以来,市场对里亚尔的信心急剧下降。
进入年后,尽管伊朗中央银行努力恢复外汇市场稳定,但受到疫情迅速蔓延、油价下跌以及美伊紧张关系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自由市场汇率进一步下滑。4月初,自由市场里亚尔的交易价格跌至约里亚尔兑1美元。
由于经济长期滞胀、汇率贬值和财政赤字增加,伊朗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有多年达到两位数。年12月,伊朗改革补贴政策,全面取消对水、电、天然气等公共产品的价格补贴,加上同期里亚尔迅速贬值,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年鲁哈尼当选总统后,尤其是(年)伊核协议签署后,通过积极推动发展经济,改善外部环境,伊朗通胀率有所下降,年降至9.6%。
然而,随着年以来美伊紧张关系再度加剧,里亚尔大幅贬值,伊朗国内物价随之飙升,年通胀率达到41.1%。今年通胀率仍保持在34.2%的高位。通胀率高企导致物价节节攀升,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自年起,西方加大对伊朗能源和金融制裁,禁止伊朗银行使用SWIFT进行跨境汇兑交易,伊朗石油收入无法收回,海外资产被冻结。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行业制裁,11月制裁升级至能源和航运领域。制裁重重打击了伊朗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伊朗金融体系长期被排除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
美国还运用长臂管辖手段,凡与伊朗被制裁公司、个人或银行有资金往来的第三国银行也均在美国金融制裁之列,渣打、汇丰等公司都曾因此受到美国制裁。今年以来,美国并未因疫情解除对伊朗制裁,反而还阻挠伊朗获得IMF贷款。
制裁对伊朗正常、合法的经贸结算也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伊朗对外贸易仍不得不采用易货方式,或者采用欧元、人民币、本币等为结算货币。近年来,为应对美国金融制裁和美元霸权,伊朗一直酝酿采用其他货币作为石油计价货币和贸易结算币种,并降低国际储备中美元外汇的比例。
伊朗国内对主权货币变更有两种态度。
支持者认为,货币变更与通货膨胀无关,旨在促进交易,改善与会计有关工作;降低印刷钞票和制造硬币的成本;稳定货币并提高货币体系效率。有伊朗专家表示,官方货币变更将为伊朗现在实施的抵抗型新经济政策创造更多机会。此外,伊朗民间习惯以土曼标示价钱,里亚尔正式变更为土曼,民众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批评者则认为,货币变更只是将里亚尔面值抹去了4个零,避免了交易时仔细数多少个零的麻烦和尴尬。在伊朗经济因制裁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而大幅萎缩、企业财务陷入困境时期,此举可能造成混乱。因此,如果伊朗不能从根本上进行结构性改革,降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遏制投机活动,这一货币改革举措不会对稳定汇率和通货膨胀产生持久效果。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有赖于稳定的国内环境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伊朗央行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而且此举有可能会促使市场汇率更快贬值。
显然,伊朗货币改革道阻且长。这由改革本身的艰巨性决定,也与美元霸权的长期性密切相关。美元纸币“去美元化”现象与美元霸权
从全球来看,美国不会轻易放弃支撑其经济霸权的美元霸权,当前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都是通过美元结算的,各国也储备了相当多的美元外汇,许多国家和几乎所有基金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
无论从经济、科技还是从军事实力来看,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大国。疫情期间全球流动性紧缩情况下,美元仍是不少国家选择的避险货币。虽然中国、俄罗斯、印度以及欧盟都建立了自己的国际支付系统,但目前相较SWIFT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欧洲与伊朗之间的INSTEX机制本质上是易货贸易,由于担心美国制裁,直到年3月才完成第一笔交易,且是避开美国制裁的医疗用品交易。
经济霸权,即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曾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得到加强。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通过石油美元计价机制,保证了美元地位和美国霸权。
年国际金融危机首发于美国,但美国通过量化宽松向全球转嫁了国内危机。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再次通过“不设限”救市政策。受到美联储救市政策的影响,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
疫情期间,美国已与全球9家主要央行(不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的央行)签署了总额高达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些措施有利于这些国家获得美元进行国际贸易,但更有利于美国保证美元市场流动性,确保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不被动摇。其实,美联储在年金融危机时,就曾与韩国等14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以防止其他国家因美元流动性紧张而转用其他结算货币。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深刻改变着国际货币体系,一些国家开始不同程度“去美元化”,美元霸权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例如,推进国际石油通过其他币种结算,等等。
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间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绕开美元汇率波动和流动性约束;允许使用本币以及其他币种作为结算货币;一些国家减少了国际储备中的美元外汇,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基金和其他投资基金也在逐步减持美国国债,等等。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一些“去美元化”现象,实际上是美国政府滥用美元霸权的结果。伊朗、古巴、委内瑞拉、俄罗斯、朝鲜、土耳其等国家长期遭受美国制裁;欧洲国家等也因美国挑起 和滥用“长臂管辖”等深受其扰。为此,欧洲创建了一套INSTEX特别结算机制,排除了美元,用以与伊朗继续交易。
此外,由于美国债务不断增长,经济实力收缩,外国持有美元投资者开始担心未来美元走势,希望减少美元投资风险。有分析人士认为,“去美元化”进程可能动摇美国经济霸权的根本。
不过,国际货币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由欧元、美元和其他货币共同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的道路还很漫长。(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年5月2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11期 总监制:刘明执行总监制:卞卓丹 监制:乐艳娜责任编辑:明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js/7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伊朗央行合法化加密货币支付进口货款
- 下一篇文章: 入场BTC附加密货币挖矿加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