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起源是什么在哪里开始发展壮大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 蒙古族起源于古老的东胡系蒙兀室韦,在公元七世纪时,其名字已出现于唐代文献,当时活动在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北端,过着半狩猎,半游牧的氏族社会生活,马是他们朝夕与共的伙伴,车帐是他们的居所。 01蒙古族的起源 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在与其他突厥部落的战争中失败后,只剩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的山岭)附近居住下来。到了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他们不得不向外迁徙,此时已经分化出了70个分支,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 《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随后,他们共同渡过腾汲思河,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在蒙古语中,苍狼和白鹿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关于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问题,现代和当代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而在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则被称为“室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北史》卷94《室韦传》)。自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按照语言学家的推论,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室韦被称为“达怛”(鞑靼)。公元年,在斡尔浑河右岸建立的《阙特勒碑》文中,提到了三十姓达怛。三十姓达怛可能是紧邻突厥的一个强大的室韦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因此突厥人用这一名字称呼所有的室韦部落。 随后,“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大部分时间内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极其伟大、受人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在文字记载中,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到了12世纪,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逐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等。这些部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以及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照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以及后来迁入并接受突厥影响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 02蒙古族的发展壮大 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地区首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且持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从辽、金时期(~)被统治的民族转变为统治民族。 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蒙古族进行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同时,他们也挥师南下,历经70余年的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元朝的疆域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海,东北至今黑龙江下游、跨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云南、今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老挝、越南西北部,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 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国。元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其首领为元室后裔,被视为蒙古的正统;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称为西蒙古,与东蒙古有姻亲关系。 15世纪,蒙古南北被达延汗重新统一,分东部蒙古为喀尔喀、兀良哈、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喀剌沁(永谢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其中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特别注重与明朝修好并发展贸易关系。他驻扎在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修筑城池并促进商旅之间的交流,使这里成为漠南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清朝为了稳定后方的威胁,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统一了蒙古各部,并实施了盟旗制度来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确保了蒙古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然而,清朝在蒙古地区推广喇嘛教并实行“蒙禁”。 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03蒙古族的生活和文化 蒙古族人民长久以来居住在草原上,以畜牧业为生计。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有所弱化,但仍然被视为蒙古族的重要特征。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在艺术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和《蒙古源流》被誉为蒙古族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另一部英雄史诗《江格尔》也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另外蒙古族的长调、马头琴、呼麦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蒙古族独特的文艺表达形式,长调悠扬,马头琴婉转,呼麦那犹如和腾格里对话的声音可以击透苍穹。 04蒙古族人口 全世界蒙古族人口约有一千多万人。 在中国,蒙古族人口约有五百八十一万人(根据年人口普查数据),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名第六。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另外在新疆、河北、青海、甘肃等省区也有蒙古族分布,其余散居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和土族有时也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中国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中内蒙古蒙古族人口约有四百一十七万人,辽宁有七十万人,吉黑两省也有七十多万。在蒙东地区,约有三百四十万蒙古人,其中云南通海县新蒙乡聚居着五千余名蒙古人,他们是蒙元时期跟随忽必烈大汗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人后裔,已有七百四十多年历史。 此外,蒙古国的总人口约有二百八十万(根据年7月的统计数据),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俄罗斯也有大约一百万蒙古人,包括布里亚特蒙古人(约四十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有三万人在俄国)和卫拉特人。在原来清帝国的外蒙古唐奴乌梁海地区的图瓦共和国,居住着图瓦人,而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百度初秋打卡挑战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tp/11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解析伊朗为什么会误击乌克兰客机军机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