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逃离德黑兰》,背景是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的激进分子将美国驻伊朗的大使馆围住,并扣下了52名美国的外交官和平民作为人质。

这部传记剧情片原本就改编自真实历史,年这场德黑兰人质事件,自发生后的第天才得以解决。这是伊朗对美国的一次巨大的羞辱,也让美国在国际上被人看尽了笑话。

美国当时的总统是吉米·卡特,原本连选有望,就是因为这场人质危机,导致了他连选失败。

这场人质危机似乎成了一道分水岭,在人质危机还没有发生之前,伊朗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盟友,两国关系蜜里调油,比亲兄弟还亲兄弟。但在这场危机之后,美国开始不断制裁伊朗,视伊朗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而这两个国家一对立,就是四十载。一直到如今,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是势如水火,反正有你没我就对了。美国称伊朗是“邪恶轴心”,就应该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掉。而伊朗也管美国叫“大撒旦”,专门搅弄这世界的战争风云。

究竟两国是如何演变成如今剑拔弩张的地步的呢?而伊朗跟世界上众多国家的石油贸易一直是很和平很低调的,怎么到了美国这里就宛如见到杀父仇人?伊朗怎么就敢跟一个超级大国叫板呢?

一、伊朗无罪,怀“油”其罪,不过是实现美国霸权的傀儡罢了

国与国之间能成为友好的同盟国关系,一定是用经济利益维系住的。

我们首先来看看伊朗本身令人艳羡的地理位置,伊朗位于西亚的正中心,是亚洲东西部沟通的必经之路,以及亚洲东部前往欧洲的重要枢纽。

伊朗周围都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拉克这样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舆论顶峰”的国家。且南面紧靠着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死死扼守着一直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的霍尔木兹海峡。

说是兵家必争之地,总不为过。

其次,伊朗是世界上储存石油和天然气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也是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仅位于沙特阿拉伯之后。

重要的战略位置和富可敌国的石油资源,就一直是美国觊觎的存在。如果伊朗能够像其他的中东国家一样乖乖顺从美国,也就没有后来恶斗四十载那些事了。

在伊朗还在巴列维统治时期的时候,跟美国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美国为了伊朗的石油,以及保证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就一直在背后支持着巴列维对于整个伊朗的统治。

后来巴列维严重危害了伊朗本国的利益,其统治被人民推翻,并民主选举了一个作家兼律师的萨摩台上位。摩萨台上台后就把伊朗的石油国有化了,那些原本被美国和英国占有的石油,一夕之间回到了伊朗本国的手里,英国和美国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英美两国联手将萨摩台赶了下去,重新让巴列维国王回归“铁王座”。巴列维国王重新上位之后,就很听美国的话,美国让干嘛就干嘛,不让干嘛就不干嘛。国王发动了以美国在背后推动的“白色革命”,还开始打压伊朗境内的宗教势力,甚至给伊朗境内的美国军人开各种“绿灯”。

国内的伊朗人民,特别是宗教人士,对于美国已经颇有微言。于是伊朗开始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但巴列维国王并没有好好处理,反而让人直接将数以万计的反动者弄死了。好好的游行示威一下子变成了流血事件。

伊朗境内开始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伊斯兰革命正式爆发,巴列维国王也就被推翻了,毕竟这是触了众怒。

后来又有消息称巴列维国王逃跑到了美国去治疗疾病,这直接惹怒了伊朗的穆斯林,他们“威胁”美国交出国王,但美国毫无表示,于是作为穆斯林的“报复”,长达天的德黑兰人质事件就发生了。

可以说美国和伊朗矛盾的爆发点,就是因为石油这种直接和美元和黄金挂钩的能源。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美国原本可以一直和伊朗结盟,但奈何伊朗成长得太快了,在中东的势力与日俱增,让美国不得不防。

美国如果想持续从中东身上得到利益,中东就必须是一个“破碎”的地区,所以当伊朗逐渐变强的时候,美国就只能去扶持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让他们相互制衡。但这样一来,伊朗也不干了。利益不平衡是真正动摇到了美国和伊朗的同盟的原因,谁也不想吃亏,所以才导致了后来的伊斯兰革命的发生。

二、宗教矛盾和核武器问题,让两国大开杀戒

导火索一旦点燃,后续就很难收尾了。

伊朗和美国的仇恨,离不开以色列这个国家。伊朗一直认为美国是“大撒旦”,那自然是有个小撒旦的,而这个小撒旦非以色列莫属了。因为以色列就一直充当着美国“小老弟”一样的角色。

很多人不明白以色列和伊朗怎么就会变成如今的宿敌关系,毕竟两个人在地图上可是隔了一个伊拉克和约旦,而且以色列的犹太人和伊朗的波斯人,八杆子打不着边,根本就没有任何交集。

但为什么就是这样相离甚远的两个国家,都放下狠话要将彼此从地图上抹掉呢?

最主要的还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矛盾,伊朗后来坚定以伊斯兰教立国,而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教立国的国家。

这两个宗教的发源地都是耶路撒冷,以色列占据着耶路撒冷,伊朗将耶路撒冷当作自己的圣城,大家都是为了信仰而战。所以当这两个国家开始打仗的时候,都是叫成圣战的。

除去掉信仰的不同,就是军事武器了。从“9·11”事件之后,美国就一直在全球进行反恐战争,伊朗也彻底被美国拉入了黑名单。也是从这里开始,以色列就很忌惮伊朗制造武器,特别是核武器。

以色列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是让以色列比较放心的点,但是只要一想到伊朗也可能会拥有核武器,以色列就会寝食难安。以色列就想着尽快动用武力手段,趁早死了伊朗想要制造核武器的决心。

包括最近拜登是想要重返伊核协议的,以色列也是第一个“跳脚”的,他们出来公开反对伊朗,让拜登不要重返伊核协议。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点,以色列是犹太人建国,而犹太人一直被称为掌握了财富密码的民族,犹太人在美国的中等阶层乃至上等阶层,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其实非常支持以色列这个国家,这也让美国一直表现出了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

一个一心觊觎自己的石油,不想让自己成为中东的霸主,另一个一心想要成为中东的霸主,还禁止自己研究核武器,美国和以色列对于伊朗来说,就是“狼狈为奸”,所以伊朗才会想要致以色列于死地。

在欧元出来之后,伊朗就一直想要让石油“去美元化”,创办一个不用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对石油贸易体系,最好是能使用中东货币或者欧元来进行结算,以此来让美元的位置逐渐降低。

这也直接触碰了美国的底线,两国越来越敌视了。美国三番五次制裁伊朗,而伊朗也直接说出了自己反对霸权主义和单级世界的美国,并且愿意跟所有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除了以色列。

三、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已成强弩之末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伊朗敢跟美国直接叫板呢?而且美国似乎一直没有动伊朗。

如果美国想要攻打伊朗,伊朗是完全不虚的。虽然之前伊朗附近的国家都没有打得过美国,但伊朗本身并不在这些国家的探讨范围内。

伊朗的占地面积是.5万平方千米,人口已经超过万。包括像曾经被美国入侵过的叙利亚、伊拉克或者阿富汗,伊朗的人口比这几个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而且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地形复杂、纵略极深,美国要打伊朗绝对不会像之前打叙利亚那么容易。如果美军真的长驱直入,只怕会变成持久性的游击战。

美国在游击战里吃过的亏,恐怕美国人民是不敢忘的。

而伊朗南面濒临着波斯湾,如果美国直接从波斯湾入手,那就更称了伊朗的心意,活靶子一样的美国舰队将会直接被伊朗轰烂。

再来就是伊朗跟以前被美国导致了战乱和分裂的国家都不一样,伊朗本土有超过9成的人都对美国意见很大。一旦美国军队打了进来,伊朗的人民就会变成一条绳上的蚂蚱,绝对不会让美国军队好过的。

毕竟现在伊朗的现役军队就超过了60万,预备役加上战时可以驱动的武装力量,已经超过了2百万人了。

在武器方面伊朗一样不虚,虽然美国是如今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拥有的武器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这些年来伊朗一直致力于开发自己的武器,并且已经是整个中东地区超一流的工业强国。

伊朗已经可以自己制造先进的军事武器,而且也能够提炼出4.5%丰度的浓缩铀,只要给伊朗时间,制造出核武器绝对是易如反掌的。这就是为什么以色列老是要暗杀伊朗科学家的原因,不过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一旦伊朗拥有核武器,美国想要入侵伊朗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件了。

再加上如今美国没有发动“正义之师”入侵伊朗的理由了。难道这次又要拿出一试管的“洗衣粉”,用化学武器作为借口发动战争吗?

这一次只要美国发动战争,除了以色列将不会再有同盟国站在美国的统一战线上。当时特朗普直接退出了伊核协议之后,就遭受到了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特朗普依然一意孤行。

如果要对伊朗发动战争,首先就需要通过联合国的同意。联合国不会同意,所以美国只能像以前一样“师出无名”,拿洗衣粉或者面粉、小麦粉这样的理由说事了。

再到如今受疫情的影响,美国经济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想要再攻打伊朗,只会让本国又深陷战争泥潭。所以拜登几番权衡利弊之下,才想要重返伊核协议,奈何伊朗已经不太想搭理美国了。

只能说风水轮流转的事情还是要相信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未来如何,还真是令人琢磨不透!

文/小羊

参考资料:《美国和伊朗恩怨的“前世今生”》丁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xf/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