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的中原地带,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及山东山西和湖北安徽江苏等,这些地方土地平坦,纬度和伊朗伊拉克南欧差不多,盛兴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多时气温也非常高,好处是植物生长迅速,产量高,缺点是容易出现自然灾害,如果出现夏季季风弱可能会出现大旱,而使收成大减,也可能太强而出现洪涝灾害,中国的建国史从大禹治水开始,政治的开始就是为了治水,也许政治这个词就和水有关,历朝历代兴修水利工程,留存于时的水利工程项目很多,有些几千年来发挥着作用,国家政权也因为水而产生,社会经济也因为水而运行,农业的第一命脉是水,没有水中国和同纬度的伊拉克差不多,就算土地再多也只能是沙漠,根本无法发展种植业。北方的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特征是夏天比同纬度的气温高,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夏天东南季风盛兴时,它的气温也能达到30度以上,有些内陆非常干旱地带还能达40多度,但到了冬天,西伯利亚寒潮来临后,气温降的非常快,温度低的时候正好反个过,能达零下三四十度,游牧民族的侵略史,可能真如一些学者所说,就是一部气候史,当连续多年气候优良,食物充足时它们从不入侵它国,当出现冬季出现特别大的寒潮时,牛羊被冻死后,无法满足食物需求时,就会出现往南方侵略的现象。

这些气候特征,使两个族群多年战争,很多时候,气候的分界线就是国境的分界线,双方的大规模战争并不多,小磨擦性战争倒不少,不过也就是,你来我这里打下,我去你那里打下,很少出现长期占领蚕时的现象,两个族群的经济形式,长期以来都单一,中原民族只重视农业,士农工商思想,长年占据人民的内心,只重当官和农业,其它方面都是旁门左道,商人重义轻别离,商人不爱国等,都深深的植入内心,从思想行为都看不起商人,整个国家抑制商业。北方游牧民族因为气候原因,从来就只搞放牧,在原始经济状态下,他们也没有其它经济活动可做,社会产品单一,就是多放养一点羊,多生产点肉奶就可以很多的生活,毕竟地广人稀,有时我个人认为他们的虽然好斗,但并不是盲目冲动型的,实际草原民族很多时候也是好客的代名词,天性纯良愿意帮助他人,这一点比南方民族好,南方太多冷漠型,这种纯良又使他们有天然的团结性,长年以来这些北方民族入侵时,战士都好少啊,就那几十万人能把上千万的偌大帝国给颠覆了。

两个族群在政治上有共通性,都崇尚强人政治,但也有很大不同性,中原民族在秦汉以前时兴血统上一致性,以使人民之间达到团结,不管是秦人楚人燕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上古华夏某位英雄圣人的后代,虽然国家看上去一盘散沙,但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排他性,如果有某个外族入侵兄弟国家,还是愿意出钱出力帮助,这也是赵国人秦国人能打败匈奴人的理由,后来汉代虽然统一了全国,但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开始挺吃力啊,这方面不如秦人。草原民族的团结带有一定的天然性,很多时候应该是天性如此,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长期在草原生活,但很多时候相互之间还挺融洽,也许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过多的民族概念,只有人的概念,当气候恶化,游牧生产不足时,就自发的组织一起出外侵略,领袖的产生法理性正统性不强,谁强大谁就是王,不像中原民族,皇帝非要前任指定,或嫡长子性质,很多时候内耗就是因为皇位得来不正,而使国家出现分裂倾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zh/1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