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经济之管见丨何以解忧一ldquo
来源:投研双杰(ID:invest) 导读 年1月6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苏莱曼尼的葬礼上,悲痛欲绝,泪流满面。这是为亲密战友逝去,流下的悲伤的眼泪。这是为伊朗二号人物遇难,流下的仇恨的眼泪。这是身为政治家,深知无法补救的眼泪。这也是身为大阿亚图拉,为了安抚苏莱曼尼的支持者,必须要流的影帝的眼泪。 中东火药桶,历史悠久,局势复杂。政权更迭,时代变迁,唯一不变的是经济规律。本文重点从经济角度,解读伊朗当前面临的终极问题。 何以解忧? 一“印”解千愁 继承了霍梅尼意志的哈梅内伊,领导伊朗在政教合一这条路上走了41年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伊斯兰化,神权高于一切。 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规律从来没有绕过谁。 真主也无法改变经济规律。和四十多年前一样,经济规律正在惩罚伊朗。 政府腐败是伊朗面临的首重困境。特权阶级利用权力,贪污腐败获得了大量金钱,普通伊朗百姓却在为生存苦苦挣扎。 年,内贾德总统在第二个任期最后一年演讲中,无奈的说出伊朗腐败的真相:伊朗60%的财富,在个人的控制之下。他表示已将人的名字交给司法机构,但司法机构没有做出回应。 贵为总统的内贾德,也对整个系统性腐败毫无办法。可见伊朗政府的腐败程度之深,范围之广。 恶性通胀是伊朗面临的第二重困境。年3月21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新年例行讲话中表示:经济困难是伊朗最为紧迫、严重的问题和优先事项。 根据伊朗统计中心(SCI)的评估数据,伊朗年总体通胀率为47.2%,食品和燃料通胀率高达63.5%。 通货膨胀分为普通和恶性,超过10%即为恶性通胀,47.2%的通胀率,已经是世界罕见级别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制裁影响,伊朗经济今年预计将萎缩9.5%。 世界银行的预测也相当悲观,在/20财年结束时,伊朗的经济规模会萎缩至两年前的90%。 冷冰冰的数据下,是普通伊朗人民日益艰难的民生。 伊朗工薪阶层月薪大约在~0万里亚尔(约合人民币~元),伊朗最低工资万里亚尔(约合人民币元)。 工资虽然奇低,物价却出奇的高。一公斤新鲜羊排万里亚尔,一箱汽油45万里亚尔,一包A4纸30万里亚尔,一公斤土豆9万里亚尔,一个馕2万里亚尔。 伊朗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拿着大约块人民币工资,早饭买个馕1块钱,买两斤土豆5块钱,买一公斤开心果块,一公斤羊肉块。基本上,一个月如果顿顿吃上肉,工资就花得差不多了。 物价高,不是最可怕的。还在持续疯涨,才最可怕。 馕,是伊朗人每天必需的主食。经济制裁之前,一个馕是里亚尔,现在已经涨了4倍。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之后,物价一路飞涨。 伊朗财政常年赤字。哈梅内伊和每一任总统,都没有想过好好搞经济,采取的措施就是一印解千愁——无脑印钞。错了,叫发行货币。 过去15年里,伊朗央行平均每年增发30%的货币来填补预算亏空,这一数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倍,造成的冲击大部分由普通居民通过实际收入减半来承受。更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现在手里的钱,可以花多久,今天可以买10斤牛肉,下周可能只够买5斤了。人民生活在恐惧中,对政府丧失信任,反政府情绪不断滋长。 高失业率是伊朗面临的第三重困境。“德国之声”报道称,八千万人口的伊朗,青年人口占比达40%,青年失业率高达26%。 平均每4个伊朗青年,就有一个失业,肩负国家未来和希望的青年群体,竟有如此高的失业率,经济怎么可能发展?没有工作,自然无法成家立业。截止年,伊朗35岁以下男性的未婚率,已经接近50%。 恐惧和愤怒的伊朗市民,选择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抗议。近年来,伊朗发生过多次对物价、失业、政府腐败不满的抗议游行。 年底,汽油价格上调50%,伊朗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这次抗议造成逾百人死亡。 政府不作为,内部严重腐败,国内经济萧条,绝望中的伊朗人民,反政府群体越来越庞大。 如果经济持续恶化,恐怕这片土地,将再次上演一次伊斯兰革命。 只不过,这一次哈梅内伊拿的剧本,不是万伊朗人民迎接回国的霍梅尼,而是像老鼠一样,被扔出伊朗的巴列维。 伊朗 巴列维王朝 通胀,失业与腐败 巴列维王朝,是伊朗父子君王礼汉萨(年-年在位)和巴列维(年-年在位)的执政年代,其统治伊朗期间使用的国号为伊朗帝国,实行的是君主制。 年,苏联和英国联手入侵伊朗,并要求礼汉萨退位。礼汉萨放弃王位流亡国外。年,美国推翻当时的摩萨台政权,转而扶植巴列维上台。当时是美国和伊朗的蜜月期。 为了防止“红色革命”,巴列维在年搞了白色革命。改革计划包含十二项,随手列几项出来: 废除佃农制;将所有政府经营的工业企业出售给合作社和个人;这些出售的企业所获利润,应由劳资双方分享;要建立一支由各科医生所组成的卫生工作者大军,到农村去进行免费医疗工作;要建立一支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军;制定全国性城乡建设的规划;改组所有政府机关,行政权力下放,并全面改进国民教育。 土地改革,所有制改革,农村免费医疗,现代化农业,简政放权,是不是很眼熟? 巴列维虽然是君主独裁体制,但这些政策,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规律自然会奖励符合规律的国家。伊朗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60年代的伊朗女人生活照,世俗化 上世纪70年代,巴列维时期的德黑兰街道,和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并没有什么区别 农业方面:年,伊朗全国只有0台拖拉机,到年达到了50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年~年粮食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 工业方面:工业年增长率15%,煤炭产量从29万吨增长到90万吨,钢铁产量从3万吨增加到28万吨,水泥产量从万吨增加到万吨,汽车产量从辆增加到11万辆,发电量从5亿度增加到亿度,GDP从亿美元增加到了亿美元。 城市化方面:年,伊朗总人口万,其中城市人口万。到年,人口增长到万,城市人口增加到万。年,人口超过5万人的城市达到45个,62%的城市人口生活在19个超过10万人的大城市。 年-年伊朗和中国人均GDP对比图(美元计价)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70年代的伊朗,就是这么繁荣。 作为对照,年,我国人均GDP只有美元,伊朗人均GDP高达美元。 白色革命后,伊朗GDP总量跃居世界第9,并且每年GDP增速都在8%以上。 巴列维很快就飘飘然了,要求20年内,把伊朗建成世界第五大工业大国和第五大军事强国。理想是美好的,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伊朗的路自然就走偏了。 巴列维的规划不合理和投资过快,造成了大量财政赤字,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结果,就是惩罚也来得很快。 伊朗落实计划的第一年,财政赤字亿里亚尔,第二年暴增到亿,之后稳定在千亿以上。 年到年,伊朗物价指数从上升到,年飙升到,年飙升到。年的通胀率达到了60%,失业率也从年的1%飙升到9%。 年10月12日-16日,伊朗国王巴列维请来世界各地贵宾,共同庆祝波斯帝国建成0周年。有数字估计,庆祝活动总计花销约为3亿美元。 当时,一半伊朗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巴列维决定电视直播庆典和盛宴,也被解读为丝毫不懂百姓疾苦。 一位伊朗人回忆说,当年她在德黑兰上小学,和妹妹兴高采烈地看电视直播。妈妈铁青着脸走过来、二话没说就按了"关"。 伊朗百姓愤怒的,是自己没钱送孩子上学,吃不起饭,国王却这样奢华浪费。巴列维的这场庆典,成了波斯帝国最后的挽歌。 恶性通胀,高职业率,政府腐败。这三个问题,让巴列维失去了民心。流亡期间一直在抨击巴列维政府的霍梅尼,在法国政府的安排下,重回伊朗,拉开了伊斯兰革命的序幕。 伊朗 凝视深渊过久 深渊回以凝视 年2月1日,流亡国外15年的霍梅尼,搭乘一架法航专机,从巴黎回到德黑兰。 六百万伊朗人,排列在机场外的公路两旁。只为了,亲眼见证,这位大阿亚图拉的归来。 记者向霍梅尼提问:流亡生活即将结束,此刻您作何感想?霍梅尼只回答了一个词:Hichi(什么也没有)。这被当时的媒体解读为,符合他所倡导的什叶派教义信条,作为崇高教士,理应无欲无求,心静如水,淡泊名利。 早在年,霍梅尼接受采访时说:个人愿望,年龄,和我的健康,都不允许我在现行制度倒台后,让我执政。我不想拥有权力或政府掌控权,我对个人权力不感兴趣。 讽刺的是,霍梅尼回国3天后,也就是2月4日,任命迈赫迪?巴扎尔甘为临时政府首相,并命令伊朗人需要服从巴扎尔甘,行使宗教义务。 霍梅尼宣称,这不是一个普通政府,这是建基于沙里亚法规的政府,反对政府就是反对伊斯兰沙里亚法规……反对真主的政府,就是反对真主,而反对真主,就是亵渎。 翻脸比翻书还快。 2月11日下午,伊朗电台宣布:终结0年的王权以及国王的统治。巴列维王朝覆灭。这一天,被定为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 4月1日,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霍梅尼独揽大权,成为伊朗最高领袖。 伊朗的政治体制,叫法基赫制度。这里简单说一下,但不赘述。 伊朗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古兰经》为最高法律、具有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特点。国家设最高领袖,由大多数人公认的一位宗教首领担任,如无合适人选,则由专家会议推选数名宗教人士组成领袖委员会。最高领袖统帅全国武装力量,任免高级军官,签署总统的任职书,任免最高法院院长,罢免总统,决定宣战、停战等。 伊斯兰革命40多年来,最高领袖就两任:霍梅尼和哈梅内伊。但是总统不知已经换过好几任了。铁打的最高领袖,流水的伊朗总统。 伊拉克看准霍梅尼上台不久这个时机,向伊朗发动战争。年9月22日,死伤近百万人的两伊战争开始了。由于双方均不肯让步,历时8年后,在联合国调停下,两伊战争终于在年8月20日结束。 霍梅尼其实并不想停战,他用“吞下一杯烈性毒药”,来形容停战的痛苦。 战争结束后不久,霍梅尼就病死了。在伊朗民众心中,那是一位神明离开了世界。 年6月6日,伊朗为霍梅尼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伊朗人口约0万,霍梅尼葬礼上,有将近万人参加,万人空巷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场景。场面极其混乱,有8人因踩踏而死亡。 人们,悲痛欲绝的哭喊着霍梅尼的名字,为失去了知识渊博的大阿亚图拉而悲伤,为失去了伊朗的最高领袖而恸哭。 当直升机降落在Behesht-eZahra,霍梅尼的遗体被抬出那一刻,人潮沸腾了!伴随着电台播音员那嘶哑的呐喊:父亲,不要离开你的孩子!哦,父亲,不要离开你心爱的人! 狂飙的信徒,冲破了伊斯兰革命卫队设立的人墙与围挡,霍梅尼的儿子艾哈迈德被当场撞倒。 距离霍梅尼棺木最近的人群,伸手去触摸心目中的圣人。混乱中,棺木也不知道为何被打开。 送葬的人群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冲上去,想要带一片霍梅尼的裹尸布回去供奉。 在失去理智的抢夺下,脆弱的木质棺材板终于被掀翻了......一双苍白而虚弱的腿暴露在外,裹尸布遭到众人强盗般的撕扯与洗劫。 人们太爱伊玛目了,每个人都想要得到一块(裹尸布) 伊朗革命卫队不得不开枪警告,驱散人群,才勉强使得葬礼进行下去。 霍梅尼死前三个月,紧急宣布哈梅内伊为他的接班人,把他从霍贾特伊斯兰提升为阿亚图拉。但哈梅内伊还是不满足条件,因为宪法规定,只有大阿亚图拉才能当最高领袖。霍梅尼又把宪法修改了,哈梅内伊才当上最高领袖。 哈梅内伊虽然只有大师的宗教水平,经济搞得一塌糊涂,但搞政治确实有一手。 哈梅内伊这么喜欢搞政治,在什叶派也算是个异类。什叶派的最强王者,基本都主张政教分离,专心做学问。五大阿亚图拉连人都懒得见,公推了一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表,那个人就是——在伊拉克的西斯塔尼。所以西斯塔尼差不多就是全服第一了。 总之,最强王者和最强王者的支持者们,都不待见霍梅尼和哈梅内伊。霍梅尼当初掀起伊斯兰革命,是为了推翻巴列维王朝的统治。 四十年过去了,伊朗又走回了老路,这又是一个屠龙勇士变恶龙的故事: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变成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 伊朗 真主救不了伊朗经济 哈梅内伊无底牌 苏莱曼尼被斩首,对哈梅内伊来说,无疑于损失了一条臂膀。伤心,自然是难免的。 和美国全面开战?战争就是烧钱。一路赤字的伊朗,国内经济越来越差,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拖垮美国之前,自己先被拖垮了。 向美国服软,换取解除经济制裁?也不可能。反美是哈梅内伊的基本盘,哈梅内伊绝不可能放弃。哈梅内伊必须在苏莱曼尼的葬礼上,表现得足够悲痛。 伊朗GDP增速(粉框是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时期,蓝框是经济制裁解除的两年)来源:伊朗中央银行,IMF,BBC 伊朗虽然嘴炮无敌,实际上,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1月6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高调宣称:美国人应该要知道,伊朗已经讨论了13种报复情境,哪怕就其中最轻微的报复方式,美国人都将经历一场历史性噩梦。 实际呢? 1月8日凌晨,伊朗轰炸美军基地前2小时,通知了伊拉克,通知伊拉克就等于通知了驻伊美军。 2小时什么概念?别说美军了,普通平民都能从美军基地撤到十几公里外了。 炸完以后,哈梅内伊马上跳出来说,这是一记对美国响亮的耳光。 伊朗打完美国“耳光”,也不忘扇自己一巴掌。1月8日,伊朗军方用导弹打下一架客机,飞机上名遇难乘客,82个是伊朗人,其他也大多是加拿大籍伊朗裔。这架飞机是从乌克兰飞到加拿大的,遇难者里许多都是学生,他们选择乌克兰航班只是因为价格便宜。 他们当中,有带着女儿回伊朗探亲的母亲,有回国探望父母的在医学院求学的儿子,还有第一次前往加拿大准备和丈夫团聚的妻子……但一切都被导弹毁灭了,几十个家庭一夜之间支离破碎。 1月11日,伊朗才承认是自己打下来的,哈梅内伊发表声明,向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和沉痛哀悼。 抗议者走上街头,要哈梅内伊下台,对这起事故负责。游行队伍中最响亮的口号是: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神权独裁才是。 哈梅内伊现在手里有什么?几乎什么都没有。因为真主也救不了伊朗的经济。 他只能用苏莱曼尼的死,和内贾德搞出来的伊核问题当筹码,重新上谈判桌,争取减轻甚至解除经济制裁。 伊朗现在的经济情况和民意,都和40多年前非常相似,贫富差距甚至比40年前还要高,伊斯兰革命再来一遍不是不可能。这是哈梅内伊最不想看到的。 单单使用反美这一张牌,已经不好用了。根据年初发布的伊朗民调结果,有多达80%的受访民众,认为困境应当归咎于特朗普撕毁核协议,但也有60%的民众,指责伊朗政府治国无方,腐败猖獗。 反政府和反美情绪,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认为反美等同于拥护哈梅内伊政权,反哈梅内伊政权等于反美的思路,已经不好使了。 伊朗的最高领袖,只能在阿亚图拉当中产生,看看有哪些人,可能扮演流亡在外的霍梅尼? 之前提到过,最强王者的后代们,都是有力的竞争者。目前这两位还都在大师,如果他们能上到宗师或者王者的话,对整个伊朗局势,都会有巨大的影响。 一位是霍梅尼的孙子侯赛因,另一位是蒙塔泽里的孙子小蒙塔泽里。 侯赛因是霍梅尼的次子艾哈迈德的儿子,也是反神权独裁的代表。他公开支持美国武力推翻哈梅内伊统治下的伊朗政权。侯赛因认为,他祖父的革命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路线,已经毁了子孙后代。 侯赛因明确反对伊朗研发核武器。他表示力量并非来自武器和炸弹。自由民主后伊朗将得到真正的力量。如果他的祖父还健在的话,他肯定不会欣赏当前伊朗任何一个当权派,因为这些人都犯有错误,而且行为无度。当权者压迫了伊朗人民,普通民众往往无故遭到逮捕或杀害。 这番言论,恐怕只有霍梅尼的孙子,说了还能活下来,这位侯赛因常常被非黑即白的理解为带路党,其实并不是。 蒙塔泽里年就被哈梅内伊软禁了,但是小蒙塔泽里说要爆料霍梅尼选哈梅内伊而不选自己作为继任者的猛料,哈梅内伊就把他的三个孙子也都抓起来了。 小蒙塔泽里一家,都被哈梅内伊整得很惨,所以他的孙子小小蒙塔泽里,属于坚定的反哈梅内伊派。 小蒙塔泽里要爆的料,是霍梅尼上台后对前朝的政治犯进行大屠杀,小蒙塔泽里劝霍梅尼不要集体处决这些政治犯,结果非但没有劝成功,还把哈梅内伊劝上位了…… 9年,蒙塔泽里去世后,他的儿子选择揭露真相,关键证据的录音被公诸于世。音频文件出版后,蒙塔泽里的儿子艾哈迈德被控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罪名而被捕。蒙塔泽里一家的形象,在许多伊朗人民心中都非常高大。 这两位候选人,相比哈梅内伊可以打的牌就多了,亲美/反美/中立,对美立场可进可退,加上反哈梅内伊,总有一款适合你。 对哈梅内伊来说,是伊朗的经济先崩溃,还是自己先被癌症战胜了,不管发生哪一个情况,各路反对派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伊斯兰革命第二季火热筹备中。 尽管,苏莱曼尼的死,对伊朗人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葬礼长达四天,踩踏死亡50多人(比霍梅尼葬礼上踩踏死亡人数还多)。 但对一个普通的伊朗人来说,为这位名将的哀悼是短期的,没饭吃和失业问题,则是长期的。 长期问题不解决,伊斯兰革命第二季,或许已经不远了。 何去何从 政权更迭时代变迁 唯一不变的是经济规律 纷争是政治家的游戏,两伊战争死伤百万人,霍梅尼全身而退。 处于纷争边缘的美国和伊朗,死去了多少平民,但高官又死去了几个? 人们记得被斩首的苏莱曼尼,但谁记得那些死于动乱的平民? 哈梅内伊为苏莱曼尼流下了热泪,但他会为航班上那条曾经鲜活的生命流泪吗? 良好的经商环境,稳定的经济增长,健康的通货膨胀率,才是每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罔顾经济发展,不管是王权还是神权,都难逃覆灭或衰亡的命运。 政权更迭,时代变迁,唯一不变的是经济规律。 最先因为不遵守经济规律而受到惩罚的,往往是最无辜的普通百姓,伊朗人民曾经选择反噬掉腐败的政治体系,让统治阶级也遭受惩罚。但没有人能保证,继任者会给伊斯兰一个更好的明天。革命会带来改变,但方向是未知的。 这一次,伊朗又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伊朗人民,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TheEnd- 秦逸飞博士应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业界导师深高金(港中文)金融特色课程:秦逸飞导师《中国的产业转型与企业家精神救赎开宗明义,格物致知:一切投资逻辑都是基于价值观的行为哲学秦逸飞博士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赠丰子恺《春日图》“聚焦桐乡·相约乌镇”,格致产业发展百亿产业基金,打造全球领先汽车工业机器人基地腾讯云×云创业是什么?胡翔带您走进联盟+大赛加力中日战略合作,片山大臣晤招商局华润及格致瓦纳库尼新年首访落深圳会晤郑列列博士与秦逸飞博士等丨中国-玻利维亚贸易投资洽谈会 中国“丹纳赫”在路上!诚邀资深产业投资并购人士及管理培训生,一路同行!为防止本号丢失,请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AsiaFinancialRiskThinkTank)是全球金融风险领域三大权威机构之一,由广泛分布于金融、财经、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等业界专家领袖,所牵头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是一个沟通官方组织、权威机构、高校、财经媒体和金融专家领袖,进行多方对话的专业沟通平台。 智库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核心,自年成立以来,一直 智库撰写的金融风险领域研究报告、专业文章以及《亚洲金融与风险白皮书》等,已被亚洲及国际专业媒体和权威机构广泛转载、引用,并结集出版成套权威专业丛书系列。智库定期编制并发布风险指数与评级,为风险评估与防范提供专业参考,通过加强指数和评级成果共享,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和协调经济发展的功能。智库也和多个亚洲区域内及全球各大官方组织、权威机构、高校、财经媒体和专家领袖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联合举办的“亚洲金融与风险战略对话”,是国际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年度闭门峰会之一。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福州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zh/3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石美国伊朗互怼升级,全球经济在劫难逃
- 下一篇文章: 美国伊朗爆发ldquo全面战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