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的旅行

六月几场热风就把麦子吹熟了

成熟的麦穗颗粒饱满

胀胀鼓鼓的像要爆裂开来

作为养育世界人民的三大主食之一

麦子和人类一样

从未停下过迁移的脚步

大约一万多年前

世界上第一粒麦子

在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上

生根发芽、开花灌浆

一阵风吹来

麦子的心摇动了

它一路向东

翻过伊朗高原来到了中国

又向西爬过大高加索山脉

去到了欧洲法国

最后一路南下到达了北非埃及

在漫长的岁月里

小小的麦子在不同的土地上

流转、生长、碰撞

不仅造就了绚烂多彩的饮食风貌

还将浓郁的香气和温暖

带进了世人的生命

麦子旅行的起点,是一片夹杂在海洋与海洋、山脉与沙漠、盐沼与湖泊之间的新月沃土。人类从非洲走出几万年后,第一次在这块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上(两河流域)聚居、灌溉、耕种、生活。六月正值麦收时节,一眼望去,大片大片金黄的麦子在这片沃土上成熟。这里的小麦有着悠久的生长历史,山坡上至今仍遍布着最古老的小麦品种。

大约在距今年前后,二粒小麦向东来到了到伊朗高原北部与里海东南部之间的河谷地区,后来它与当地生长的粗山羊草恋爱了,于是,一个全新的小麦品种诞生了。这就是人们今天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六倍体小麦,也被称为普通小麦或面包小麦。对伊朗人来说,小麦是比报纸更重要的东西。

在伊朗西部古城——克尔曼沙阿,拉文什(伊朗面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主食之一。每天,克尔曼沙阿街头的作坊里,就像印刷报纸一样,一张接一张、一摞又一摞地生产这种薄如纸片的面饼。

在伊朗人的餐桌上,拉文什可以“席卷”你喜爱的一切食物。小麦的这份包容,还体现在另一种统治全伊朗人民的面食桑嘎面包上。“桑嘎”在波斯语里是小石子的意思,所以,长达半米的桑嘎面包也叫石子烤馕。

对伊朗人来说,幸福就是傍晚走到石子烤馕饼店门口,踮着脚尖看着第几个轮到自己,直到双手捧上烫手的、超级大超级大的石子烤馕,然后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浓郁的麦香瞬间在味蕾绽放。香气扑鼻的石子烤馕摊前,常是伊朗居民最轻松的聊天场所,这也是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伊朗人的日常生活

大约年前,勇敢的小麦翻越了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来到了塔里木盆地,遇见了维族朋友,它便成为了印有花纹的馕饼。在新疆,各式各样的馕与伊朗的桑嘎面包一样,贯穿了维族人的生活。

维吾尔族悠久的食馕历史,在古代维吾尔族文献和汉文献典籍中可得到明证。11世纪维族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撰写的古典长诗《福乐智慧》中说:“要为将士供给的刀枪、战马、征衣、馕、盐和食物必须丰盈。”可以说,馕是新疆美食的灵魂。

对新疆人来说,烤馕不是一件特容易的事,需要和面、配料、造型、预热馕坑、打馕等多个步骤。因地域和民族习惯不同,有的馕擀制成面饼,有的则盘成半球状的面团,也有直接拿手拉拽成长面片的。制作讲究的馕饼中间会拓印上大大小小的花纹,并撒上芝麻、洋葱末。和面时还要加入烹调油、鸡蛋和牛奶,这样烤出来的馕喷香酥脆可口。

一块香脆的馕、一碗酥香的奶茶就可以开启新疆人的一天。在新疆全境,大约有1.6万个馕坑,平均每个馕坑每天能烤制出个馕。也就是说,新疆人一天将烤制近三百万个馕,可以绕地球6、7圈。

馕不仅在新疆的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还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在维吾尔族地区,从维族人一生下来的命名仪式、摇床礼到婚嫁习俗及丧葬礼仪,必定有馕的参与。馕在维吾尔文化里有平安、团圆、吉祥之意,远行的人吃一口家里的馕能够减轻乡愁,喜庆的日子吃一口馕能够增添欢乐。

图片

谢光辉

沿着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两侧的绿洲通道,一路向东依次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在与伊朗高原遥相呼应的关中,小麦遇到了最初的记忆。因为这里出现了一种与桑嘎面包极为相似的面食——陕西石子馍。六月是关中平原割麦子的时节,石子馍成了农人携带到田间地头的方便敛食。

在关中平原,勤劳的农人常把轻微发酵的面饼,摊在烧汤的鹅卵石上,再用同样滚烫的石子覆盖。刚出锅的石子馍烙印着一个个褐色的环形山,散发着令人愉悦的麦香,这香气和关中人的性格一样,淳厚朴实。

石子馍

淳朴的关中人每餐饭都少不了一种“实在”的主食——锅盔。在关中,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锅盔。细数起来,陕西的锅盔恐怕有几十种之多。但最有名的要数乾州锅盔。

乾州锅盔是陕西地方传统小吃,圆形的馍边压成带辐射状一高一低的波纹,火色均匀,看上去像一个菊花图案。乾州锅盔最显著的特点是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用手掰开,层层分明。用刀切开,状如板油。闻着香,吃起酥,在艰苦的年月里,是一种耐饥,耐贮的好干粮。

乾州锅盔

相传,当年修筑乾陵(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时,征集了数以万计的工匠、民夫、士兵。因为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饭食,一时间很难做出来。于是,有的士兵就用面粉制成饼坯,放在头盔里在火上烤熟,这种饼不但味道香酥,而且还久放不馊,颇受民夫和士卒的欢迎。后来又经不断改进,锅盔的味道更加可口。乾陵修成竣工后,随着修筑乾陵而发展起来的“锅盔馍”,因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而世代相传,延续到今。

锅盔是关中人四季家常主食,可以与其他食物搭配来吃。譬如吃酿皮子,关中人多半是要伴之以锅盔的。再喝着麦仁稀饭,就着点酸辣菜,真是极好的佳肴。也许因为吃惯了,吃上了瘾,有的人,无论什么样的饭,都要吃几口锅盔才算饱,说这样才“实在”。

继续向东,来到淮中平原,小麦遇见了擅使用大锅蒸大馍的阜阳人。安徽阜阳的馒头能达到6斤重,看起来像一个紧实柔软的大枕头。它就是安徽的特色美食——枕头馍。

阜阳人蒸枕头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纷纷使用新麦做成大馍,肩挑手提带入城内,宋军每人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从此士气大增。

最终,宋军以不满两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而枕头馍不仅成就了抗金的胜利,成就了阜阳辉煌的历史,也注册了自己光荣的“身世”。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桩独特的手艺,流传至今。

酥软洁白的馍瓣层层相包,蘸上一口咸香的酱豆,是阜阳人舌尖上最难忘的记忆。

小麦的到来,不仅奠定了中国“南稻北麦”的饮食格局。也几乎改变了全人类的饮食格局。对小麦来说,这是一场漫长、壮美、惊心动魄又充满互动性的旅程。

图片

仙人板板

神奇的小麦

在山海之间不断行走

又在不同的土地上

生根发芽、碰撞交融

反过来世界各地的巧手

又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在擅于烘焙的法国人手中

小麦成了焦黄酥嫩的羊角面包

和柔软坚韧的法棍

在古老的埃及

传统面包“哎嘻”被国人称为命根子

在印度浅黄松脆的飞饼

是主食中的明星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小麦与人们共同发酵的馨香

串联起了人类的生命与生活

像永恒不变的底色

守护着我们的世界

印度飞饼

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js/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