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局势何去何从4大看点庖丁解牛
彭云 美国制裁伊朗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 4月22日,特朗普政府再次背离主流预期,宣布取消对中、印、日、韩、土、意、希、及中国台湾对伊朗石油进口的豁免权。紧接着美国不仅宣布对伊朗铀出口实施制裁,还将制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铁、钢、铝、铜等除石油之外的伊朗主要出口支柱产业;同时向中东集结重兵,“林肯”号航母战斗群、B-52型轰炸机特遣队、两栖攻击舰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等高精尖军力部署均剑指伊朗。 美国的此次“极限施压”来势汹汹,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而伊朗也毫不示弱,军事上同美国针锋相对,加强霍尔木兹海峡军力部署并向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提供战术短程导弹;外交上则拒绝同美国谈判,向欧盟发出重启高浓度铀浓缩活动的60天最后通牒,并宣布暂停履行伊核协议部分义务。 但在美伊对抗加速升级的同时,国际油市反应却相对平淡,美伊双方在强硬喊话的间隙又于同日表态不愿爆发战争,伊朗局势走向瞬息万变,扑朔迷离,笔者希望通过如下4大看点尝试厘清事实背后的线索。 ◆◆伊朗石油出口会下降多少◆◆年11月,美国全面恢复对伊朗制裁以来,伊朗原油和凝析油出口已大幅下降,年11月~年3月,伊朗出口平均水平下降至万桶/日,同年4月的万桶/日相比,降幅达60%,美国宣布取消豁免将再次重创伊朗石油出口,但是否能降为“零”并不完全是美国说了算。 据FitchSolution转引彭博社数据,在授予豁免的8个国家和地区中,意大利、希腊和中国台湾已先于美国宣布取消豁免,将伊朗石油进口降至零;日本、韩国两个美国亚洲“小伙伴”预计会按美国要求降至零,今年3月日韩合计对伊朗石油进口约50万桶/日,约占伊朗出口总额的29%;土耳其对伊朗石油进口从年10月的16万桶/日下降至1万桶/日水平,已经影响不大;中、印成为最有可能继续保持对伊朗石油进口的国家,3月中国对伊朗石油进口约62万桶每日,印度进口约26万桶/日;此外3月伊朗向其他地区石油出口量约23万桶/日。 年,伊朗是中国第7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约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额的8%,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及政治外交利益还是国际道义来看,中国均不可能将伊朗石油进口归零,但将受到中美贸易谈判、台湾及南海等涉美重大战略议题牵制,在对美战略博弈过程中,对伊朗进口量可能有所波动。印度的态度则左右摇摆,既贪图伊朗石油的优惠折扣,又不愿意公开违背美国意愿,最可能是秉持实用主义的态度游走于灰色地带。 此外,伊朗进行非法石油出口的能力也不容忽视。FitchSolution,WoodMackenzie,IHS三大业内知名分析机构对未来伊朗原油出口规模的预测在40~70万桶/日。 ◆◆国际油价会涨到什么程度◆◆受美国取消伊朗石油进口豁免的影响,4月23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布伦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至73.69美元/桶,较前一交易日价格涨幅达3.8%,创下2月以来的最高单日涨幅,但国际油价并未一路上扬,而是在70~75美元之间上下波动。 油价波动反映了市场预期的相对谨慎,从基本面看,此次伊朗原油出口降幅对市场的影响较去年美国退约也已经大打折扣。 首先,伊朗原油出口的基数已大幅消减,仅剩万桶规模,并且伊朗原油出口完全将为零的可能性不大。更重要的是OPEC当前超额减产33万桶/日,富裕产能较为丰富,并且预计随着年底美国二叠盆地到墨西哥湾管线的建成运营,美国原油出口将大幅增加。 总体看,市场供给前景仍较为乐观,引起的市场恐慌有限,影响不及美国退约,但未来如果美伊对抗导致中东冲突激化甚至失控,从而进一步影响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等国产量及海上运输,将大幅拉升油价。 ◆◆伊朗承压能力有多强◆◆伊朗经济高度依赖油气行业,石油约占伊朗出口收入的80%,年11月以来美国制裁的恢复已经给伊朗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企,货币急速贬值,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再加之近年来频发的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伊朗经济切实遭受重创。 据FitchSolution数据,年伊朗GDP增长率从年的3.9%下降至-4.1%,预计年伊朗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并对社会和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伊朗民众抗议示威活动呈增加趋势。就连伊朗总统鲁哈尼也坦言,当前处境比两伊战争时更艰难。面对内忧外患,伊朗温和派与强硬派之间是嫌隙日深彻底分裂,还是团结一致共克艰难,将极大考验政治领导人的智慧,但可以肯定的是伊朗政教合一的根本政治体系深得军方拥护,并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和民众基础,将是很难撼动的。 ◆◆美国极限施压能走多远◆◆美国通过“极限施压”将伊朗逼入死角,达成新的伊核协议并非完全不可能,但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豪赌也可能将美国卷入新的中东战争。随着局势的发展,特朗普的“任性”将越来越受到国内政治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年美国总统大选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美国人民很难选择一位将美国再度拉入中东战争泥潭的总统,另一方面,如果中东局势失控,油价大幅上涨将让美国消费者感受到现实经济压力,无疑将对特朗普大选连任造成负面影响。据WoodMackenzie数据,目前美国国内汽油价格已从1月的2.3美元每加仑上涨至4月的2.9美元每加仑,如果上升至3美元每加仑,将是年以来最高水平。 此外,年中期大选后美国民主党重新获得众议院多数席位也会对特朗普政策产生一定牵制。国际方面,包括美国传统盟友英、法、德在内的其他签字方并不希望伊核协议完全破裂。随着局势的发展,美国的此次施压是否会再度上演去年美国政策突然反转的戏剧性变化还有待观察。 伊朗局势走向最终将是美伊国内政治经济生态、地区博弈格局以及中、美、俄、欧全球地缘和能源政治博弈大局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四大看点也会相互影响,交织发展,未来局势面临着诸多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美国当前咄咄逼人占据优势,但时间和国际道义并不在其一边,长期看,美国滥用霸权必将削弱其全球影响力的根基。 (作者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战略与开发规划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cnpc_sysb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js/8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伊朗警告
- 下一篇文章: 小汇评油市场暂维持震荡调整格局,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