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

年是变化之年,年的世界将变得更加陌生。

年是变化之年,年的世界将变得更加陌生。

即便是外界并不陌生的中东乱局,也正在导向难以预测的陌生领域。截至年1月3日,爆发于去年12月28日的伊朗抗议浪潮,已经造成20人死亡,另有数百人被捕。

伊朗的这场骚乱是多年来宗教、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矛盾累积使然。示威人群不仅高喊“鲁哈尼下台”,还把矛头指向德黑兰权力中枢伊朗革命卫队。

德黑兰政教合一的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是这次骚乱给外界留下的最大悬念。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微妙的时刻,一个伊朗看似正变成中东枭雄的时刻。

年12月30日,一些民众在伊朗德黑兰举行抗议活动。

强势介入叙利亚与也门危机,外交拉拢卡塔尔以撼动沙特主导的逊尼派同盟,伊朗毫不掩饰重塑中东地缘政治版图的雄心。这场危机,不会导致伊朗的中东雄心折戟沉沙,但德黑兰伤筋动骨在所难免。

德黑兰刮起的冷风,莫斯科也感受到了凉意。普京总统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发去了新年祝福,重申俄罗斯将帮助叙利亚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缺了伊朗的合作,普京在中东的“战略之手”,挥动起来会少一些自由度。

但战略筹码匮乏的莫斯科,总能主动创造战略机遇。沙特、土耳其会如何伺机而动?年的中东局势,不会缺少意料之外。

不过,对于俄罗斯来说,伊朗的骚乱来得的确不是时候。今年3月大选前,克里姆林宫需要向国内选民展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外交战略是很好的着力点,如果不是唯一的话。西方国家多年的经济制裁,已让俄罗斯经济大伤元气。但俄罗斯仍将是陌生世界里,为数不多不会让人感到陌生的地方。

尽管在俄罗斯官方的统计中,普京的支持率依然高达八成。但在克里姆林宫看来,这样的高支持率显然还难以确保普京赢得连任。不然,就没有必要直接把普京的政治对手踢出竞选擂台,根本就不给对方同台竞技的机会了。

普京

但即使这样,3月的大选普京或许也做不到闲庭信步,尽管结果不会有什么悬念。

俄罗斯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不久,年世界杯将于6月在俄罗斯登场。要把这两场间隔时间不长的“盛事”营造成好事连连,对俄罗斯来说也挺难的。

年俄索契冬奥会遭西方抵制的情况或许不会出现,但今年的世界杯注定难以摆脱政治阴影。绿茵场上足球明星们赢得喝彩时,观众席上会不会出现对俄罗斯(总统)的嘘声?如果出现那一幕,那会是一种尴尬,如果不是伤害的话。

普京在新年贺词中对特朗普送去了新年祝福,呼吁俄美进行“务实合作”。至少在年,这种合作出现的可能性不大。特朗普对俄政策受到掣肘只是表层原因。

深层原因在于,对于俄罗斯的战略价值,莫斯科的自我判断与华盛顿的评价存在差异。美国在乎的是俄罗斯的单向“配合”(比如在伊朗、朝鲜核问题上),而不是对等的双边“合作”。这种差异会把美俄关系引向何方?

与俄罗斯的“务实合作”,不会给特朗普和共和党带来任何政治加分,尤其是在今年11月中期选举的背景下。

特朗普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次选举俨然是一次总统资格中期考。中期选举总统所在政党丢失国会席位,是美国政治的一个常态。有数据显示,过去70年中,总统所在的政党在中期选举中平均丢失25个国会席位。

民主党已经在摩拳擦掌,以期能在国会攻城略地。共和党哪怕只是失去参众两院中任何一个的多数席位,都会给特朗普执政造成冲击。如果民主党完胜——拿下参众两院,影响的可能就是美国的政治生态。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美国的政治生态不太可能完全逆转,但特朗普的政治生涯,却可能受到影响,或者威胁。“通俄门”调查之于特朗普如鲠在喉,后续进展没有令他乐观的理由。

当然,这颗定时炸弹威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期选举结果以及特朗普的执政表现。年年末,特朗普在税改上打了个漂亮仗。减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在年逐步显现出来。

特朗普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可避免会波及到国际层面。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在年可能开始落地。贸易上的“美国优先”,特朗普在年说的比做的多。

今年,他说的不会变少,但做的会更多。北美自贸区、美韩自贸协定命运如何,今年或见分晓。重返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不可能了,但特朗普中意的双边自贸协定可能性也不大。

美国所抛弃的,成了英国所向往的。英国贸易大臣已经表达了加入TPP的意愿。不过,这需要英国首先完成脱欧谈判。也就是说,英国想“入亚”,要等到年之后。但这至少反映了一种趋势:以自贸协定衡量的国际贸易版图,存在很多可能性——不同于以往的可能性。

经贸合作毫无疑问将是法国总统马克龙1月8日至10日中国之行的一个重要议题。马克龙在新年之际访华,对于中法乃至中国与欧盟的关系,都会是正能量。这位今年刚进入不惑之年的总统,从不疑惑“复兴法兰西”的前景。不过他也深知,法国的未来取决于欧盟的前景。

马克龙在新年讲话中,再次呼吁法德合作“推动欧洲前进”。他的呼吁得到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呼应,后者在新年讲话中承诺与法国一道“维护欧洲统一”。

马克龙与默克尔

但默克尔的底气,显然没有马克龙那么足。去年9月的大选,默克尔所在的执政党赢得没有悬念,但却给如何组阁留下了悬念。社会、政治日益扩大的裂痕,让德国这个欧盟稳定器显得不再稳定。

去年马克龙和默克尔在大选中胜出,暂时缓解了人们对欧洲民粹主义崛起的担忧。但他们只是阻止了民粹主义政党获得政权或主导政治,算不上取得了对民粹主义的胜利。根据有关数据,在赢得国会议席上,年欧洲民粹主义政党所占比例是9.6%,年增加到17.2%,年猛增到24.6%。

欧洲的民粹主义政党,绝大多数都没有赢得政权,但在绝大多数国家都进入了国会。这样的结果就是,欧洲国家的政治更加碎片化,主流的、反民粹主义政党组阁乃至执政难度系数增加。

去年3月荷兰大选,执政的自由民主党勉强保住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历经天才组阁成功。德国大选去年9月结束,默克尔至今还在为组阁操心。欧洲的政治稳定,不再那么令人放心。

东亚的地缘政治稳定,更难令人放心。年一整年,都有人在计算特朗普对朝鲜开战的几率。这一年,特朗普除了经济制裁,另一手段就是怒吼,比如“火与怒”、“摧毁朝鲜”。今年他又用推特回击了朝鲜的核威胁——告诉平壤,他办公桌上的核按钮更管用。

“美国必须明白,美国本土全境都在我们的核打击范围内,核按钮始终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这并不是威胁,而是现实。”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年讲话中这样说。就朝鲜目前的核导能力来看,这是不是现实不好说,但肯定是威胁。

金正恩

不过,金正恩怒怼美国的同时,也向韩国抛出了橄榄枝。他在新年讲话中表示,韩国即将举行的冬奥会是“提升我们民族威望的好机会”,“愿意采取派代表团等所需的措施,南北当局也可以为此做紧急会谈”。1月3日,朝鲜宣布重启朝韩板门店联络渠道。

韩国的文在寅政府很快抓住了这根橄榄枝,称朝鲜此举“意义重大”。离2月9月开幕的平昌冬奥会越来越近了,缓和半岛紧张局势是韩国的燃眉之急,重启韩朝对话就显得弥足珍贵。

对于平壤来说,在宣布完成核大业后,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对话,更加珍贵。只要这些对话不谈朝鲜弃核问题,至少现在不能谈。韩朝的契合点就这样出现了。

全球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对年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预测,朝鲜半岛安全冲突的潜在可能性依然位列其中。今年半岛局势是否会转圜,那要看平昌冬奥会结束后,朝韩是否还能坐在谈判桌上。至于是否会出现朝鲜核问题谈判,那需要看得更远。

在东亚,看似悄无声息的日本,年可能会有大动作——修宪公投。年10月赢得议会选举,毫无疑问提升了安倍政府在今年修宪的信心,而公投是修宪的一个必经程序。年是年明治维新周年,在这个时间点上通过修宪来使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对安倍来说诱惑不可谓不大。

诱惑很大,风险也很大。一旦公投不能过半,执政党内外的势力,肯定不会再让安倍继续安稳地坐在首相宝座上。但如果安倍延续这些年选举的好运气成功修宪,那么一个不一样的日本,将逐渐从宪法条文变成现实存在。

作者

南风窗主笔雷墨lm

nfcmag.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tp/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