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辅助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http://www.woqutuangou.com/faby/4934.html
疾风倁劲草(ID:lss-wb1)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日愿做种花人!”

作者

金鸿95

来源

金鸿评论

ID

jinhongpinglun

全文字

阅读22分钟

大家都知道,全球局势是由多条主线组成的。各条主线有时候独自延伸,有时候相互交织,分析局势就是把这些主线的发展清理出来,并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为此,会同时开设多个主题,分别交待各条主线的发展脉络,哪一条主线上有热点事件发生,我们就追踪哪一条主线。

伊朗核问题。熟悉国际形势的朋友都知道,伊核问题是最重要的热点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这么说,看不懂伊核局势就看不懂全球局势;看不懂各国在伊朗核问题中的表现,就搞不清楚各国的真正实力和强弱兴衰。所以,第一个主题先写伊朗核问题。

刚刚在G7峰会上出过大风头的伊朗遇上麻烦了,这次好像是被人栽赃。

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所属的两座石油生产设施遭到无人机袭击,袭击引发了长达数小时的大火。沙特方面表示,袭击导致阿美公司的油气日产量减少了50%。

事件发生以后,也门胡塞武装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自从年沙特参与也门内战以来,胡塞武装就经常对沙特领土发动袭击行动。沙特能出兵也门,胡塞武装自然也能攻击沙特,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虽然胡塞武装把这个事给认下来了,可美国不这么认为,美国人觉得,伊朗才是无人机袭击背后的主使,于是号召国际社会对伊朗进行谴责。

美国务卿蓬佩奥说,在一片要求冲突降级的呼声中,伊朗却对世界能源的供应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袭击。没有证据表明袭击来自也门。

蓬佩奥果然思路清奇,他愣是把胡塞武装对沙特的报复行动解释成了伊朗攻击全球能源安全的重大事件。在蓬佩奥的解读之下,这次袭击事件已经不是胡塞武装与沙特之间的私怨,而是伊朗在与全世界为敌了。

蓬佩奥说没有证据表明袭击来自也门,那胡塞武装主动认账算不算是证据呢?

蓬佩奥的脏水泼出去之后,第一个批评蓬佩奥的声音来自美国国内。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墨菲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简化,而这也是我们陷入愚蠢战争的原因。沙特和胡塞武装处于战争状态。沙特攻击胡塞武装,胡塞武装予以回击。伊朗支持胡塞武装,一直以来都是个“坏角色”,但这并不是“胡塞=伊朗”那么简单。”

伟大导师列宁告诉我们,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蓬佩奥曰:大哥说得真对。

蓬佩奥被自己人骂了一顿之后沙特表态了。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说,此次袭击是波斯湾上发生的石油设施、泵站及油轮遇袭的“延伸”。

萨勒曼嘴里的石油设施、泵站及油轮遇袭是怎么回事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5、6月份波斯湾上的那段“剑拔弩张”的日子。当时美国把“林肯”号航母从红海方向拉了过来,摆出一副用双航母解决伊朗的架势,结果“林肯”号在波斯湾的边上待了一个月,愣是没进去。

虽然美军与伊朗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冲突,波斯湾上的油轮和沙特的石油设施却连续遭到破坏:

5月12日,4艘商船在阿曼湾遭到破坏行动,其中2艘为沙特油轮;

5月14日,沙特一条主要石油管道的两座泵站遭到袭击;

6月13日,一艘挪威油轮和一艘日本油轮在阿曼湾公海发生爆炸后起火。爆炸发生以后,伊朗救援船队第一时间赶到,并成功营救出全部44名船员,当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在伊朗进行访问。

6月20日,伊朗革命卫队击落一架美军RQ-4“全球鹰”无人机。

围绕着油轮袭击事件和“全球鹰”,美国和伊朗开始打嘴仗:

美国:波斯湾上的油轮是你炸的。

伊朗:不是我干的,不是,绝对不是!

美国:我有证据!

伊朗:你的“全球鹰”因入侵我国领空被击落。

美国:我没有入侵,没有,绝对没有!

伊朗:我有证据!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谁是油轮袭击事件的幕后主使。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的那句话,“此次袭击是波斯湾上发生的石油设施、泵站及油轮遇袭的延伸”。这次袭击想要“延伸”到哪里去呢?自然是重新回到算计伊朗的轨道上。

阿美公司的油田遇袭之后,特朗普亲自给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打电话表示支持。特朗普说,华盛顿与利雅得是盟友,将支持沙特。特朗普还强调,袭击会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负面效应。沙特王储是如何回应特朗普的呢?沙特有意愿且有能力对抗和处理恐怖分子侵犯。

要知道,这位穆罕默德老兄一向是美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自从他当上王储以后就没干好事:大举清洗亲美派,围困卡塔尔,保护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外交“往东看”……没有一件事让美国人高兴。关于这些事情,将来形势演化到必要的时候再一一分析,现在就不做展开了,内容太多。

什么叫沙特有意愿且有能力对抗和处理恐怖分子侵犯?

特朗普:不要怕,我来保护你。

穆罕默德:我自己能行。

尽管蓬佩奥把脏水泼向了伊朗,可他没有提出任何报复性的措施,这让伊朗找到了反击的空间。

9月1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说,美国这是在给伊朗栽赃,是在世界舞台上抹黑伊朗的形象;

同日,伊朗革命卫队航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放话,距伊朗公里以内的所有美军基地和舰艇都在伊朗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伊朗一直在为一场全面战争作准备;

同日,伊朗外长扎里夫提出建议,举行会谈以结束冲突。

笑话出来了,蓬佩奥没说要打伊朗,伊朗却对美国进行了武力威胁,伊朗这是哪里来的胆子呢?

这得从今年5月份美国对伊朗采取的“最大压力”政策说起。

5月中旬,为了压服伊朗,美国把“林肯”号航母调到波斯湾附近海域,摆出一副武力解决伊朗的架势,但是,“林肯”号航母在波斯湾的边上转悠了一个月,却没进波斯湾。

伊朗被吓唬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明白了,美国原来是个纸老虎,于是在6月20日出手,打掉一架RQ-4“全球鹰”无人机。美国白吃一个大亏。

现在蓬佩奥出来泼脏水,军事威胁却没有跟上,可见今天的美国还不如5月份强硬,于是伊朗主动叫牌,信不信我可以打掉你在中东地区的所有军事基地?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5月份“林肯”号航母一直不进波斯湾呢?

原因有两个:

第一,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太忙了。又要给中国产品加关税,又要在全球范围内封杀华为,光对付中国都忙不过来,他们哪有精力去打伊朗?

9月中旬以来,中美贸易纠纷出现缓和,特朗普的手是腾出来了,可美国的财力不行了,没看美国正在准备从阿富汗撤军吗?美军在阿富汗只有名士兵,就这么几个人,美国还想马上撤走人,剩下的人在16个月内逐步撤出。美国为什么这么着急从阿富汗撤军呢?

9月12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报告称,在财年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这是年以来的财政赤字最高值。为了解决财政问题,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已经说了,可能会在明年发行50年期国债。50年期国债,这是准备父债子还啊。美国已经失去了在阿富汗维持军事存在的经济实力,这就是美国的真实国力。

伊朗的实力强于塔利班百倍,美国拿什么跟伊朗开战?缺钱是“林肯号”航母不进波斯湾的第二个原因。

在被伊朗威胁以后,特朗普感觉特别丢面子,于是在9月15日晚上发推特称,沙特的石油供应受到了攻击。有理由相信,我们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并已依据查证结果做好备战工作,但是我们正在等待沙特方面认定谁是这次袭击的元凶,以及我们将依据何种条款来进行下一步动作。

特朗普的这条推特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已经知道是伊朗干的了,也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只要沙特出来指认伊朗,我们就会动手。

特朗普相当滑头,把开战的责任推给了沙特。如果油田遇袭事件最后没有引发战争,那就是因为沙特没有指认伊朗,不是美国没有能力。

只是很可惜,特朗普的这点心思已经被伊朗政府提前看穿了。

在9月15日的记者会上,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说,美国采取了“最大压力”政策对付伊朗,但由于他们的失败,这种政策显然已经变成了“最大谎言”。

穆萨维相当不给美国面子,直言美国在5、6月份使用的“最大压力”政策已经破产,现在不得不改成“最大谎言”政策。

穆萨维已经把话点破了,特朗普再发那条推特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伊朗外长扎里夫提出的建议,举行会谈以结束冲突。这个建议很有意思,如果说穆萨维仅仅是在拆穿美国的话,扎里夫就是在劝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7月31日,美国对扎里夫进行了制裁,在这个背景下,扎里夫想去美国很困难,因为他已经拿不到签证了。

如果现在美国同意跟伊朗谈判解决油田遇袭事件,出面去美国的人当中肯定会有扎里夫,美国给不给签证呢?如果不给,那就没法谈判,如果给,那制裁扎里夫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

特朗普当然知道扎里夫建议里面隐含的杀招,于是果断表态,不会接受与伊朗进行无条件会谈。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美国和伊朗围绕着油田遇袭事件展开的较量已经卡住了。谈又不能谈,打又不会打,接下来应该如何收场呢?

不能不承认,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是智慧高人一等的精英,他们是真有办法。

9月16日,胡塞武装表示,沙特阿美旗下的石油设施仍然是他们锁定的攻击目标,以后的攻击将会常态化,无人机的引擎已经启动。

你们不是不相信是我打的吗?我再打一次给你们看看如何?

胡塞武装发出威胁,继续攻击阿美公司的石油设施,是一个重要信号。这个信号说明,围绕着沙特油田遇袭展开的一轮较量已经接近尾声。于是乎,戏剧性地一幕出现了。

9月16日,沙特方面表示,美方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断定袭击是由伊朗发动的。

同日特朗普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特朗普说,希望避免与德黑兰发生军事冲突,自己并没有承诺保护沙特。

沙特果然没有指认伊朗是凶手,既然如此,美国也就不用替沙特出手了,承诺保护沙特自然成了没影儿的事情。

随着这一轮较量的结束,一直默不作声的欧盟说话了。

9月16日,欧盟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地克制。欧盟发言人说,我们认为这些袭击是对地区安全的真正威胁,目前该地区的紧张局势非常严峻,这次袭击破坏了正在进行的缓和局势和对话的努力。

不能不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就是各大国的外交官员。欧盟这个表态很值得玩味:它既没有说伊朗是袭击事件的幕后主使,也没有表态支持美国,也就是说,它既没有替美国说话,也没有替伊朗说话。那么,欧盟是在替谁说话呢?替它自己。欧盟说得很清楚,“我们认为这些袭击是对地区安全的真正威胁”。

欧盟离不开中东地区的原油,而袭击事件导致沙特原油减产一半,这对欧盟的原油供应来说,当然是个“真正威胁”。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只有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局势走向缓和,欧盟的原油供应才会有保障。

阿美石油公司的石油设施刚刚遇袭的时候,很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发表预测,认为油价有可能再上美元/桶,甚至有媒体说,这一事件是年的超级黑天鹅,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欧洲央行已经在9月12日重新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每月规模亿欧元。用量化宽松这种自杀式的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欧洲的经济形势的惨淡可见一斑。如果油价真的站上了美元/桶,欧盟经济将是一副怎样的惨状?

当然了,只要美国还有原油定价权,还能控制油价走势,油价短期内再次美元/桶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二:

第一,美国经济无法承受高油价。为了挽救经济和把股市拉起来,美联储已经开始降息,如果油价重上美元/桶,美国的通货膨胀必然加剧,到那个时候,为了打压通胀美联储只能选择加息,可是,为了救经济、拉股市美联储又得降息,你让美联储何去何从?

第二,美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不支持高油价。如果油价真的站到了美元/桶,美国的几个死对头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做梦都会笑醒。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与这三个国家的交锋中全都处于劣势:

6月20日,伊朗打掉一架RQ-4“全球鹰”无人机,美国没有报复;

9月15日,俄制S-防空导弹系统对土耳其第二阶段的供货工作已经结束,美国没能阻止土耳其收货;

9月16日,委内瑞拉执政党与反对派再次重启对话机制,并宣布双方就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美国默认了这个事实。

现在油价比较低,伊俄委三国的国势全都萎靡不振,美国尚且如此,如果油价大涨,给三个国家打上鸡血,到那个时候天知道它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不要忘了,10年前油价疯涨的时候,一个查韦斯就让美国难受得要命。所以,在沙特油田遇袭的第一时间特朗普就表示,已经授权动用“祖传”的石油储备!以保证稳住油价。

胡塞武装继续攻击阿美公司的石油设施的威胁也给伊朗创造了一个机会。

9月16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说,伊朗一直试图希望欧洲履行其对伊核协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号决议的承诺,但在经历16个月的对欧谈判后已对欧洲不抱期望。如情况继续恶化,伊方将采取第四步措施,按计划减少对伊核协议的承诺。

伊朗选在这个时间点上威胁进一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美国很难反击,因为胡塞武装已经说要继续攻击阿美公司了。如果任由胡塞武装乱来,把油价炸到美元/桶并不困难,这是美国经济无法承受的,可美国管不了胡塞武装,只能求助于伊朗。伊朗怎么可能白干活呢?所以就开价了,欧盟必须加大进口伊朗原油的数量。

伊朗说采取第四步措施只是个要价的幌子,它一直都希望能按照核协议的规定办事。8月25日,伊朗外长扎里夫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当时就开出过价码,如果法国想要挽救核协议,伊方希望每天至少能出口原油70万桶,最好每天万桶。现在伊朗用采取第四步措施作威胁,只是为了拿到每天至少70万桶原油的出口数量。

如果特朗普不点头,欧盟很难接受伊朗的要价,特朗普要不要答应呢?这是个艰难的选择。

围绕着沙特油田遇袭事件展开的一轮较量已经基本结束,先说油价。油价就出现一波暴跌,说实在的,真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油价为什么会大跌呢?媒体的说法是,因为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在9月17日表态,因遭无人机袭击而减少的产能将在9月底完全恢复。

袭击事件发生以后,布伦特原油期货曾大涨19%,最高涨到70.32美元/桶,昨天最低跌到63.42美元/桶,跌幅正好10%,国际原油期货的杠杆一般都在10倍以上,甚至20倍,在高位建多仓的人可能被爆掉不少。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一根大阴线,韭菜割掉一大片。经过昨天的暴跌以后,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为油价还能再上美元/桶了吧?

再看俄罗斯。

在油田遇袭事件中,美国的表现很被动,普京瞅准机会连续出手,薅了三把美帝的羊毛。

第一把,9月15日,俄制S-防空导弹系统对土耳其第二阶段的供货工作结束。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的掣肘之下,俄罗斯卖S-给土耳其相当不容易,一波三折,现在终于交了第二批货。

第二把,9月16日,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国领导人举行会晤,讨论叙利亚安全问题,强调应在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地区实现长期停火,并表示愿推动组建叙利亚宪法委员会。这次会晤达成的共识对于推进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具有积极意义。看来,俄罗斯想稳定叙利亚局势也只能见缝插针了。

如果说这两把羊毛薅的特朗普还能忍耐一下的话,第三把羊毛特朗普就忍无可忍了。

9月16日,普京向沙特喊话,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可以保护沙特,就像保护伊朗和土耳其一样。普京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原来伊朗和土耳其能跟俄罗斯坐下来开会讨论叙利亚问题是因为俄罗斯能保护它们,真不知道埃尔多安和鲁哈尼对此作何感想。也许埃尔多安会想起年的11月24日,那一天有一架苏-24战斗机被人打掉了。

普京想卖军火捞外块,这个无可厚非,毕竟原油价格不高,俄罗斯的财力捉襟见肘,可你老兄也不能想钱想疯了呀,沙特的油田设施是被胡塞武装的无人机炸坏的,你难道想让沙特用昂贵的俄罗斯导弹去打那些不值钱的无人机?沙特是土豪,可不是凯子呀,他就是炫富也不会这么炫呀。更何况沙特一直都买美国的军火,你这么横插一杠子,美国将来能不报复你?

再看委内瑞拉。

9月16日,委内瑞拉部分反对党成员跟马杜罗政府签署协议,与反对派领袖瓜伊多分道扬镳。这些政客这个时候反水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美国最近几天的表现太弱了。

这些政客的表现刺激了美国,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9月17日,美国财政部将委内瑞拉的3名自然人和16家公司列入制裁名单之中,理由是腐败。

再看阿富汗。

9月17日,阿富汗发生两起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48人死亡,80人受伤。塔利班宣称负责。在这两起爆炸事件中,发生在喀布尔的爆炸地点离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很近。

同日,塔利班表示,和谈依然是通向阿富汗和平的唯一道路,只要特朗普愿意恢复和谈,大门依然敞开。塔利班也很有意思,一边扔炸弹一边高喊,我要谈判!

半个月前,美国曾宣布与塔利班就撤军问题达成共识,但在9月7日,特朗普取消了与塔利班、阿富汗政府领导人在美国举行的会谈,理由是塔利班在喀布尔制造的一起汽车炸弹袭击造成美军死亡。现在,塔利班明确警告美国,如果不能达成和平协议,美国的外交官也不安全。

最后看一下伊朗。

伊朗以准备减少对伊核协议的承诺为由,逼美国同意伊朗每天出口70万桶以上的原油。伊朗的要求欧盟完全可以接受,也非常愿意接受。事实上,欧盟已经在9月15日同意向伊朗提供亿美元,帮助伊朗绕开美国的金融制裁,扩大石油出口,所以,伊朗的原油出口量能不能达到每天70万桶,关键在于美国是否点头。

那么,美国是否同意呢?

9月17日,美国副总统彭斯说,正如特朗普总统所说的,尽管我们美国不想和任何国家发生战争,但是美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的枪已上膛,我们准备好保卫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利益,保护我们的中东盟友了。

美国领导人最近三天的表态相当有水平:

9月15日,特朗普说,我们知道袭击沙特石油设施幕后主使,炮弹已经上膛;

9月16日,特朗普说,我们不准备跟伊朗开战;

9月17日,彭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炮弹已经上膛……

大声告诉我,是不是感觉眼睛有些不适?

特朗普说炮弹已经上膛,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强大形象,并不是真的想跟伊朗开战,所以第二天就改口了;彭斯说炮弹已经上膛,是为了告诉伊朗,70万桶原油你就留着自己用吧,老子还想继续搞你呢。

为了警告欧盟不准对伊朗让步,美国政府还放出消息,准备对价值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加征关税。从美国的强硬表现来看,伊朗还得再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赞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tp/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