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有一个佛教文化圈吗
龙门石窟,举世闻名,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仰面对着那尊著名的大卢舍那佛,谁能轻易地拒绝它震撼心灵的无穷魅力呢?也许,你会很快淡忘它的服饰、它的身姿,然而,它满丽的微笑太难淡忘了。那是何等的愉悦、宁静,何等的洒脱、超然。在这微笑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是慈祥、仁爱,对人世苦难的深深同情,抑或是淡漠、轻视,早就看破滚滚红尘、洞察人间的一切闹剧?随你怎样猜想,但这就是“佛”,这就是佛教。 1、我国的佛教印象 在我国任何一处佛教名胜之地,你都会遇见前来朝圣的香客,特别是那些在盘山道上走得气喘吁吁的老太太,她们的那份虔诚劲儿,真是没法形容,千辛万苦地找来,就是为了在佛像跟前添几柱香、磕几个头……这也是佛教。如果时光倒流回去几百年到上千年,那就不是几个老太太才信佛。那时,从国王、王后、贵族公卿,到普通老百姓,全社会崇佛,如醉如狂。寺院举办通俗性的讲经法会,皇帝和老百姓都去积极充当观众。 2、东方佛教文化圈 其实,在整个东亚、东南亚,包括历史上的中亚,有哪几个国家和民族不曾深深地受到佛教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呢?在今天的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佛教仍然相当普及,对社会生活保持着有力的影响。不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代的情况来看,佛教在东方世界,从公元前6-5世纪产生起,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对于东方各国各民族具有深远的影响,构成了一个范围广阔、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东方佛教文化圈”。 东方佛教文化圈,从范围上来说,主要包括: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还曾影响到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以及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从历史上来说,佛教最初是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这位创始人后世又称作释迦牟尼。佛教在古印度发展了将近两千年,13世纪从印度本土消失了。但早在公元前3世纪,佛教就从印度向境外开始传播,并在东方世界不断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一般来说,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及越南等国的,称为北传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苏联西伯利亚的,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传入东南亚各国及中国傣族地区的,称为南传佛教。 东方佛教文化圈,既有共同特色,又存在一些差异。从大的方面看,共同特色的最基本一点,自然是尊奉沸教,尊奉佛教的一切基本制度,比如佛祖信仰、教义、佛寺僧侣(佛教称为佛、法、僧三宝),佛教在传统宗教信仰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或主要地位之一。其次,共同特色还在于,佛教对于这些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发生影响的方式和结果,大致相同接近,构成在总体上有佛教特色的文化景观,比如东方佛教艺术、佛教文学、佛教风俗、佛教政治、佛教经济和佛教教育等。从深一些的层次来讲,又有东方佛教文化心理,它以内向、封闭、隐秘、稳定,甚至超稳定、超内向为特点,对东方民族性格的内向、保守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东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总的来说,东方佛教文化圈影响广大深远,可这并不是意味着东方只有佛教文化。东方各国除佛教之外,一般都并存着别的宗教信仰,它们与佛教是既有差异、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xf/10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亚简史四通八达的中亚文明,怎么就落得如
- 下一篇文章: 东西问李安山文化偏见必然导致文明冲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