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不平凡的年已进入倒计时,大家在这一年见证太多悲欢离合:一个个倒下的生命和企业,不分背景和家势,让每个人都深深体会到“在自然中,在岁月的洪流下,我们人类是如此的渺小”。这一年间有句话偶尔回荡在耳边“有的人留在了春天”——悲伤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

虽然如此,但感恩的是我们依然拥有珍贵的财富“健康”,还有一家人都好好的。

在这场疫情中,公益组织等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救助力量,我身在公益行业,这一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参与了相关的疫情援助工作,我平凡的生命里添上了一丝闪亮,若干年后回首,应该也能让我不枉此行吧。这就是公益事业的魅力。

依然记得大年初一,我们远在北京的秘书长对疫情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立即反应,召集了我们全体同事开了个远程会议。从那天开始,我们便全员进入了不分昼夜的“湖北省抗疫援助工作”。除了采购及召集抗疫物资捐赠到以武医院、社区,我们还开展了系列的社区援助服务,而我因专业背景便主动要求参与到了这个项目,并且随着疫情的发展陆续参与了一些其他的援助工作。我希望总结下这五个片段及个中感受,一方面让自己回首时找到生命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希望与大家分享这段经历的一些感受。

片段一

利用当地社区网络

给疫情中的弱势群体托起生活的希望

疫情的发生,打乱了大家的生活,特别是疫情中心的人们,而这当中的那群弱势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接受着严峻的考验;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去抗击这场考验,如果没有人为他们托底,为他们指引方向,社会的悲剧就会连锁式发生。社会工作,就是给这群人的生活托底,给他们希望。

因我们项目小组的同事分散全国各地,也无法进入湖北一线开展救助工作,因此我们采用了服务采购的方式。通过前期对社会组织的陌生联系,发布采购公告,项目筛选,线上答疑评选等,湖北当地一些优秀的社会组织陆续加入了我们这个“疫情援助项目”。在得到了我们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这些机构便能更好地在当地开展相关社区救助工作,如困难长者/留守儿童关怀、受家暴妇女的援助、社区抗疫物资筹集、困难家庭帮扶等。

片段二

代表基金会前往伊朗广州领事馆捐赠制氧机

作者与伊朗驻广州总领事合影

(为保护他人隐私,图片经处理)

三月份左右,伊朗也爆发了“新冠肺炎”,当时连他们的副总统也被感染了。因受到美国的制裁,伊朗的抗疫工作举步维艰。我们基金会受企业的委托向伊朗捐助了部分抗疫物资,其中从广州发出的制氧机由我作为代表前往领事馆进行捐赠。当时从广州飞往伊朗的班机非常少,正好当天有一班,所以我到达领事馆后可以看到有不少的口罩、检测试纸等捐赠物资陆续运送过来,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忙碌地进行着清点、打包和报关等工作;而伊朗总领事则忙碌于向前来捐赠的人员表达感谢。此刻能切身感受到何谓“守望相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片段三

国际援助中的“螺丝钉”

含着一口血当一日“仓库质检员”

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国外陆续爆发“新冠”。我们基金会陆续受托对多个国家进行防疫物资捐助,货从哪个地方出口,当地的同事就少不了要当一回“质检员”:到货运仓库去检查清点物资、拍照存档。广州这边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名女员工,那段时间刚刚拨了左右两颗智齿,于是一大早就背上一保温壶的粥和水赶往远在郊区的货运仓库开工。当时气温已经回升,广州的夏天早早便到来了。仓库里气温较高,没有风扇,只能不停地喝水来降温。

一整天从早到晚,我含着一口鲜血(伤口偶尔会冒血)和感受着口腔的阵阵酸疼与女同事一起搬搬抬抬,开箱封箱,中午吃一碗粥便继续开工直到太阳西下。问“累不累、苦不苦”,回头看看,当时确实不容易,但并不觉得这是苦。在大灾大难当前,我还能为世界抗疫战做一点事情,这点私事算什么呢?

片段四

大疫当前

那些被忽视的本就弱势的群体更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xf/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