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冲突碰撞出来的,从来就不只是连天的炮火,还有传递文明的火炬。

年7月27日,西域诸胡联合黑衣大食(今阿拉伯地区),谋攻唐朝安西四镇,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听闻消息,率军长途奔袭,在抵达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后,与当地的大食军队展开激战,史称怛罗斯战役。

正如白江口之战是中日第一次战争一样,怛罗斯战役,是历史上中国和阿拉伯之间首次军事碰撞,此后双方的再度交锋,要等到五百年后蒙古旭烈兀西征。

唐朝不是蒙元,没有征服世界的野心,唐太宗时远征高昌,魏徵就反对说,那地方离咱太远,打下来也没用。那么,怛罗斯的位置更为偏远,唐和大食在此开战,双方矛盾,从何而来呢?

首先,是唐朝不满大食在中亚称霸。

萨珊波斯是个帝国,位置在今天伊朗一带,唐朝那会儿,也算有头有脸,还是黑衣大食的宗主国。直白点说,就是波斯是主,大食是奴。大食崛起后,为了报仇雪恨,把波斯打到灭国,主奴关系转眼调换。

有个叫赛义德的大食将军跟士兵说,等灭了波斯,每人赏你们一个漂亮女人。后来被抓的波斯妇女有四万多人,全被绑起来带走了。亡国的波斯王子一路东逃,到了长安把事儿一说,唐朝皇帝觉得这不行啊,要是由着黑衣大食一个劲儿往东打,用不了多久,就会伤及自己在中亚的利益。

所以大力支持波斯复国,前前后后弄了两次,还曾派出过军队护送,虽然事儿没整成,但和大食较劲儿的态度,已经摆在这了。

其次,将领高仙芝抢劫石国,让唐朝丧失人心。

石国是当时中亚昭武九国之一,跟唐关系很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贪图石国富庶,想着如果给它灭了,那得有多少宝贝?

于是,高仙芝跟朝廷说石国背信弃义,带兵把石国杀光抢遍,光他自己抢回来的黄金,就需要五六个骆驼来运。石国王子逃难出去,到处说高仙芝罪行,中亚诸国听了,觉得联合起来,也打不过唐朝,既然老大哥靠不住,那咱不如认个新大哥,此时的大食一心东扩,就紧跟趁虚而入了。

高仙芝帅军急慌慌的奔赴怛逻斯,也是给自己捅下的篓子“擦屁股”,他对石国的过激措施,让中亚诸国觉得,唐对他们的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与唐为敌,转投大食怀抱。

在怛罗斯战役中,就连原本协助高仙芝的中亚部落葛逻禄,也在战斗中对唐倒戈一击,让唐军被俘两万多人,以失败告终。

尽管战斗异常激烈,但怛逻斯战役,虽然只是一场局部战役,但它对唐朝乃至世界,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一个,是唐朝调换节度使,军事转向内部防御。

石国反叛,直接责任人是高仙芝。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从安西撤离,被调回长安。新上任的节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有些仇怨,他曾用六十军棍,打死了高仙芝奶妈的儿子,让他接替高仙芝的位置,多少算是给中亚各国一个交代。

此后,唐朝在军事上的布局,也由外而内,集中到对节度使的控制上,独揽大权的李林甫,就对雄兵在手的安禄山时刻提防,继任宰相的杨国忠,也不忘时刻提醒唐玄宗,安禄山具有谋反的可能。四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军事重心,也就完全转移到国内。

第二个,对中西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促进。

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和大食各自发展,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都没能再次针锋相对,可就是这次短暂的较量,却冲撞出大量的文明火花,中国的造纸、纺织和绘画等技术,就是由被俘的唐朝士兵和工匠传播给了大食,然后再由大食传到了欧洲。

他们在撒马尔罕建立了穆斯林世界的第一座造纸坊,产出的纸张质量精美,风行各地,很快就取代了曾经流行的埃及纸。11世纪的历史学家亚利比也曾经说,撒马尔罕的特产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它的纸张。

战役中被俘虏的唐朝人杜环,也得以周游各国,如他在《经行记》中记载大秦(古罗马帝国)人擅长治疗眼病和外科手术,大食(阿拉伯)女子出门,用纱布遮住脸等等,为我们了解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经行记》后来散轶,被杜佑记录在《通典》之中,流传到今日。

冲突碰撞出来的,从来就不只是连天的炮火,还有传递文明的火炬。这也再次证明了,意外产生大价值,文明是个副产品。

(详见规律-副产品规律:意外产生大价值)

历代评价:

这一年,拔汗那的伊赫希德与石国王反目为仇。伊赫希德向中国国王求救。中国国王派出10万大军驰援,将石国王包围。石国王归顺中国国王,他和手下没有受到他的迫害。

——伊本·艾西尔《历史大全》

小编为你精选好物

.

.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xf/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