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却惊艳这些博物馆,一生最少去一次
我国文化遗产众多,文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几千年来,由于各地文化的不同,集成了多元而伟大的中华文明,想要了解这些文明,最好的去处就是博物馆。文中这些博物馆并非当下流行的“网红打卡地”,但是绝对值得一生安排去一次!下面,文博圈再次为您推荐的5个小众却惊艳的博物馆,让您从更多角度感知中华文明。 往期阅读 这5个小众博物馆,一生最少安排一次! 小众却惊艳!国内10座不能错过的博物馆 01 晋国博物馆 晋国,是周代重要的诸侯国,它起源于西周、鼎盛于春秋、结束于韩赵魏三家分晋,立国余年,历经38位国君。 因为晋国,春秋之所以轮回为春秋,战国之所以分野为战国。故有史家言,一部《春秋》,半部是晋国史。 了解最全面的晋国史,就要去趟晋国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是山西省首座大型遗址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国文化的专题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还没进到博物馆,便看到最醒目的建筑是一组石牌坊。从造型上看,牌坊是一个“晋”字,一组三个,恰好形成“三晋”二字。 沿着中轴线走,是一组长宽各十米、高八米的大型车马出征图——“晋魂”的一组雕塑。最中间的是晋国的一代君主,他眺向远方右手前指,似乎正在指挥作战,而身后的整个车马战阵感觉势不可挡,似乎能感受到战马的嘶鸣和士兵的冲锋。 看到的景象马上被“晋”氛围拉的满满。主体建筑根据黄土高原特有的下沉式窑院设计,下沉广场中间浅浮雕的篆体“晋”字,如印章般把晋文化的印记深深烙在这片土地上。 进入博物馆内,基本陈列分三大部分,分别是晋国历史文化、“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及晋侯墓地遗址,三大版块浓缩了晋国年辉煌。 晋国历史文化展厅以晋国历史为线索,展出了晋侯墓地出土的大量精品文物,通过以物载史、以史带物的方式,讲述了叔虞封唐、文侯勤王、文公称霸、迁都新田、三家分晋等一系列足以影响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晋国由盛至衰长达六百余年的风云历程。 “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展厅以时间为轴线,介绍了遗址的发现、发掘到最后性质认定的全过程。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三代考古人探寻晋踪的经过和考古发掘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晋侯墓地遗址展厅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四组具有代表性的墓葬和三座陪祀车马坑 最值得一提的是,展厅里展出我国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随葬车辆最多、规模最大的车马坑,生动再现了两周时期晋国璀璨的礼乐文明。 晋侯稣陪祀车马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分为车坑和马坑两部分。位于东侧的马坑,马匹多呈卧倒的无序状态,互相间多有叠压,经专家辨认殉葬马匹至少有匹。西侧的车坑,整齐排列有48辆不同类型的车辆,几乎囊括了西周时期所有车辆类型。对了,晋国博物馆还是晋文化研究与交流的核心区域,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的示范平台,晋文化研学旅游实践基地。02 宁夏固原博物馆 宁夏固原博物馆,一个非常低调但馆藏特别牛的博物馆,位置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城路。这里发掘了不少北朝至唐代的大墓,以北朝时期的文物和草原青铜器为特色。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品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最具特色。馆现藏文物近2万件,珍贵文物近0多件,国宝级文物3件。 逛博物馆,怎能不“刷宝”,在其众多馆藏中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和凸钉玻璃碗可谓国之瑰宝。 国宝北魏漆棺画中,漆画的保存面积占棺具表面的2/3以上,漆棺盖板、前挡及左右侧板大部分漆画尚存,清晰可见,精美无比,为北朝画迹的重大发现,也是同期高水平的绘画作品。 北魏漆棺画年宁夏固原县西郊乡雷祖庙村北魏墓出土 棺盖细节图侧挡1细节图 侧挡2细节图 另一件国宝鎏金银壶,是波斯王朝的酒具,萨珊时代在中亚的巴克特利亚地区制造,是萨珊工匠模拟希腊图像的产物。这件萨珊风格制品的问世为中西文化交流增添了一份重要的材料,其在全世界现存的萨珊系统的金银器当中都绝无仅有。北周鎏金银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年发掘于今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的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早年严重被盗,但仍出土有金、银、铜、铁、玉、石、陶、石刻(墓志两合)等各种质地文物余件(组),壁画40余幅。墓中出土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波斯萨珊文物最为引人注目。除国宝鎏金银壶外,凸钉装饰玻璃碗同样属“王者”,它是典型的萨珊王朝制品,上面凸起的凹球面装饰在帕提亚、萨珊时期的伊朗高原上一度很流行。北周凸钉玻璃碗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另外,馆藏珍贵文物镶宝石金戒指、环首铁刀、波斯银币、罗马金币等均为中亚、西亚传入我国外来品。彩绘镇墓武士陶俑等一级文物,也非常值得一看。 春秋战国子母豹雕铜扣饰年宁夏固原县杨郎乡大北山出土北周环首附耳铁刀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出土蓝色圆形宝石印章唐代彩绘镇墓武士陶俑(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青铜“锺”字壶年宁夏固原博物馆院内汉墓出土 汉代青铜“锺”字壶(局部)03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提起重庆白鹤梁,不得不提这个博物馆。它是世界唯一水下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这道天然石梁全长1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梁上石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年)以前,现存题刻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凡三万余字,主要分布在米的中段石梁。 白鹤梁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古人以石鱼为水标,以鱼眼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准,这与现代水文站设立“水尺零点”的原理相同。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 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石鱼出水”是当地人期盼丰年的“吉兆”。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系最重要的保护项目,为此先后提出了七个保护方案,年至年,国家采用了“无压容器”方案对题刻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历时7年,耗资2.1亿,最终建成了世界首座水下遗址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白鹤梁题刻原址上建成。白鹤梁陈列展览分为地面陈列馆和水下参观区两大部分。 地面陈列馆分为两层:一层为序厅及功能转换空间;二层为陈列展示空间,分为“生命之水”、“长江之尺”、“水下碑林”、“三峡明珠”四个单元。 水下参观区,含斜坡廊道、水平廊道、参观廊道、原址水下题刻四个部分。 进入水下展的,简直就像探秘,参观须乘坐长91米的电动扶梯缓缓进入水下,穿越余米的水平廊道,步入长江水下40米深的参观廊道,透过23个圆形观察玻璃窗一睹白鹤梁题刻的原貌。 参观走廊上的一侧有23个半米大小的水下视窗。从视窗望去,石鱼、书刻等都展现在面前,最近的题刻只有一米远,最远的也不过8米左右。水下题刻周围安装了6排共1万多盏节能灯,可以保证游客清晰地看到题刻。 把“石鱼”作为古代的“水尺零点”。沿用至今,是个伟大创举,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同时,这也是长江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水文站。怎么样,是不是马上就想安排啦?04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古人四大喜事,最重要一项就是金榜题名时,金榜是什么榜,题的什么名,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最好的去处就是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科举制度自隋代创立,唐代完备,宋代改革,元代中落,明代鼎盛,至清代灭亡,在中国前后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而南京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它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举考场,被人们称为“古代官员的摇篮”。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可以帮你还原江南贡院当年盛景。 博物馆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地下四层博物馆主体部分和江南贡院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域。 科举博物馆的参观过程犹如探宝。首先从象征科举1年历史米长的坡道狭长空间环绕而下,一边是布满文字的经匣,另一边是竹简垒砌的立体庭院,参观者在漫步中逐渐远离市井的嘈杂,洗涤胸中的浮躁,开始体验当年科举路途的艰辛。 整个博物馆除序厅、尾厅外,中心展区为5个展区、33个展厅。参观动线为:序厅?第一展区:为国求贤?第二展区:鱼龙变化?第三展区:金榜题名?第四展区:金陵佳话?第五展区:源远流长?尾厅。 序厅牌坊 第一展区:为国求贤 此展区展示历史上对科举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几位帝王,并上且加入武举的内容,更全面地阐述了科举从诞生到鼎盛的历史进程。殿试“鱼龙变化”展示明清读书人完成报考后,沿着乡试、会试、殿试的程序逐级应试,通过后分别取得不同等级的科名。读书人一旦考中进士,即被称为“登龙门”,“鱼”即变为“龙”,从此踏上仕宦之路。传胪大典“金榜题名”便是我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xf/9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聊导演许慧晶体育是社会是人以及轮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