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67.html

点开文章的那一刻,您是不是以为这是一篇痛骂“韩曹之乱”的文章?

哈尔滨疫情反弹,始于“韩曹”兴于“聚会”陨于“男”主角韩某痛失作案工具。

“我也是看新闻说的,我们就是随便聊几句,他们受不受伤和我有什么关系?”

但是你可曾知道?你看的不叫新闻,叫自媒体发声,造谣成本很低,但是利润很高,传谣既没成本,也没利益,那么干嘛要受人笑柄?

我的老师说过,除了这个校门你的一言一行将代表着整个学校;出了这个城市你的一言一行将代表整个城市;出了中国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代表中国。

言归正传,盗用“内圆外方”老师的经典开场白,4月17日的哈尔滨在雾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灰暗。

(拍摄于哈尔滨4月17日)

这里要为黑龙江农民说两句话,在省外乃至国外人眼里,黑龙江这片北纬47°的黑土地上是中国第一粮食大省,但是之所以是粮食大省不是因为粮食产量高,相反粮食产量很低,因为独特的地理,黑龙江的粮食只能一年一熟,总产量高的原因是耕地面积大。正式因为黑土地和一年一熟的耕收周期,黑龙江的粮食非常饱满,非常好吃。然而黑龙江的农民往往收益较少,因为粮食贵(每亩土地平均投入比全国平均高的多),其在市场中受进口和长江中下游种植一年多熟影响,价格却上不去。

又是焚烧秸秆的一天,城区内烟雾缭绕,似蟠龙吞云吐雾,但是黑龙江命令禁止焚烧秸秆,为什么还是有人不顾风险这么做?原因是农民伯伯实在没有钱把地里的秸秆运到焚烧中心统一焚烧发电,不烧地没法种,烧了又违法?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此前政府曾多次补贴黑龙江农业,但是一直没有把每亩土地的投入和回报比算进去,也没有把焚烧秸秆运费算进去。粮食价格在市场没有竞争力,再加上年平均每亩产量低于全国农业平均水平(长江中下游可以一年多熟),总是以国家平均产量衡量东北农民实在是危难农民伯伯了。

又跑偏了,我们还是谈谈哈尔滨乃至黑龙江怎么就被黑了?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哈尔滨人,27年来一直生活在哈尔滨,在最近的两年里,我看到了一个我不认识的哈尔滨。这座城市和其他人眼里的东北差距不大,官僚主义严重,竞争意识薄弱,市场前景堪忧......等众多问题。

但是在最近的两年里,我看到的是很多窗口单位公务员有了服务意识,态度客气,讲解详细,这是“不让群众跑二次路”的根本落实,当然也有不作为的情况,但是比之前要少的多得多。

在全民抗疫期间,我家收到了政府发放的酒精,整个城市管理非常严格,围挡隔开各类小区,发现病例即刻封锁单元,还曾出现过几十辆救护车和警车拉走了整栋楼的居民去集体隔离,那些百姓口中只会贪腐的公务员下沉社区,在-25℃的寒冬里,在一个临时板房中为百姓守护着,因为黑龙江严重的老龄化很多老人不会智能手机,无法自己申请健康码,又是这些“贪、腐”的公务员手把手的教他们。也许有人说他们都有补助,但是如果给我一百多块钱一天,我绝对不会在-25℃的寒冬中在外死守,更何况还有被感染的风险存在。

这不是优秀的城市,但是哈尔滨人正在努力。

时间总是会证明一切。

祖国妈妈有34个子女,每一个都值得被偏爱,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在骂中成长,谁都需要一个爱的环境。

就在4月11日,哈尔滨疫情大爆发,直至今日每天仍有病例再增加。造成了一个全国话题。

(图片来自新浪)

此次事件,小编认为主要责任人有以下五点:

1.“郭与王”——瞒报行程的“郭某”“王某”,因其瞒报,造成无法第一时间确定密切接触者,导致之后的“陈某”产生了一传十几的连锁性反应。

2.监督部门——“韩某”从美国回到哈尔滨为什么不进行集中隔离,而是居家隔离,虽然“韩某”于3月19日返哈,当时美国疫情没有全面爆发,3月19日哈尔滨政策发布是从日本,韩国,伊朗以及意大利返哈人员需要居中隔离,但是3月21日美国疫情大爆发后,为何不及时追踪之前由美国返哈人员?不再次进行集中隔离?

3.陈某——超级传播“陈某”多次到达哈尔滨医大一院传染病房,为何不对其进行核酸检测?导致4月13至今已有十几人在医大一被感染新冠病毒,其中还有6名医护人员!!!

4.一部分哈尔滨人和自媒体——自己颔首低眉、分析案情、煞有其事,更有甚者号称自己是知情人士,罗列所谓的“证据”,向外宣传这可笑的“搞破鞋”事件。导致各大自媒体争相报道,抹黑造谣无所不用其极。造谣没有成本,但是却给造谣的自媒体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

5.步步跟不上的哈尔滨各大官媒——从最开始的各种报道一直到“韩某”的性别,哈尔滨各大官媒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了一句古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正是因为各大官媒失去了新闻的最基本特质这性和实效性,从而导致这一系列闹剧愈演愈烈。

(新闻来自中国新闻网)

这一切也就随着哈尔滨卫健委主任的换将宣布告终!

剩下的文章,再为绥芬河说几句!!!

我们的绥芬河

绥芬河,这个只有7万人口的边境小镇,以一己之力抗住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输入病例一星期有余。绥芬河有27公里的边境线且全为陆地边境,对输入型病例的防控可谓难度极大。

(黑龙江名员援鄂医疗队再度请战)

至今北京15人专家组,国家实验监测中心专家组,以及哈尔滨、牡丹江、吉林、辽宁等多批医疗队已到达绥芬河,全国物资也陆续到达,(特别鸣谢湖北捐赠)为“绥芬河阻击战”做了充足的准备。

(图片来自电视剧亮剑)

绥芬河的今天虽然很艰难,但是未来可期。

这一批一批归国游子的涌入,也证明了对俄贸易始终给绥芬河带来商机。

希望各类风投可以放下偏见,走进山海关,东北也有无限商机!

我是黑龙江哈尔滨,这里没有像武汉人民一样的英雄血液;也没有像杭州西湖白堤一样的文化底蕴;更没有像北京故宫一样的雄伟建筑。但是我们有东北人独特的坚持。

但是这里是中国粮仓黑龙江,这里曾是一片荒芜,这里的每一寸耕地都是东北先人前辈,一人、一牛、一犁一亩一亩的耕耘出来的,这里仍然孕育着一批勤劳勇敢,敢于创新的东北人。

疫情总会过去,我们仍在坚守!

欢迎疫情过后来哈尔滨,来黑龙江,来东北看看。

这里不只有不抵抗的东北军,还有献血铸成的东北抗联。

这里不只有冰天雪地,还有暖人的东北铁锅炖。

这里不只有你瞅啥呢?还有一起客气啥,净整没用的!

这里不只有黑出租车,还有随便问个路,都热情的给你送到地方的东北人。

这里不只有东方“啪啪啪”,还有东方小巴黎。

这里不只有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还有大庆油田和哈尔滨工大航天、机器人。

这里有冰城哈尔滨,齐齐哈尔扎龙丹顶鹤,雪乡牡丹江,清凉夏都伊春,俄罗斯风情绥芬河,极北漠河等等。

每个地方都会有好人和坏人,不要因为个别的现象而产生偏见。

我是哈尔滨人,是黑龙江人更是东北人,不要从别人的嘴里听说我,欢迎大家来东北看看,真真正正的接触一下的东北人。

即使黑龙江千疮百孔,我仍爱着,你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zh/1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