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我们成发达国家了
一觉醒来,我们竟成了发达国家了! 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老美亲自盖章印证的。 昨天,美国众议院以:0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一项新的涉华法案。 法案要求美国国务院积极活动,剥夺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还责令美国国务卿,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认定为“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或发达国家”,避免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从国际组织中获得帮助,或取得优惠条款。 提出该草案的共和党议员声称,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阻止中国获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 目前,该立法草案还需要通过美国参议院并得到美国总统拜登的签字,才能正式生效。 1 有朋友乍一听很激动,美国这个老牌发达国家都觉得我们这么牛了,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看看华为,美国能坦然接受我们的发达吗? 那就奇怪了,为啥老美这次一反常态,非要说我们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呢? 美国,为什么着急将我们列为发达国家? 一件事,普惠制。 年在第二届“国际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被迫承诺对不发达国家的部份出口产品实施免税政策,而不发达国家不必对等免税,这就是“普惠制”的来历。 年,明确了“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和待遇。 年,贸易发展理事会确定:欧盟(欧共体)九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奥地利,挪威,瑞典,瑞士等十八个国家为优惠提供国。 年,欧盟,日本,北欧等富国开始执行这一规则。 只有美国找种种理由拒不执行签过字的协议。 年,苏联宣布加入“优惠提供国”行列,美国这才急了起来,压力越来越大。 年,美国才实施了“普惠制”。 因此,“发展中国家”身份和待遇根本不是得到西方的什么恩惠,而是斗争的结果。 老美只想让我们承担发达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放弃发展中国家能享受的优惠待遇。 至于发达国家的好处,我们想都别想! 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1、关税优惠 如果一个国家正处于发展中,那世界银行就会考虑给你提供低息甚至无息的贷款,你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关税也会比较优惠。 还有,发达国家必须对发展中国家完全开放,但是发展中国家是可以选择部分开放的,还能在进出口上设置贸易保护政策,保护自己的本土企业。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发达国家了,那这些“优惠”政策就享受不到了。 2、碳排放额度 老美最眼红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权利。 发达国家被要求在年减排85%,而发展中国家只要在年减排80%就达标了。 成为发达国家,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多减排5%,时间也要提前十年,这十年正好还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哪是那么轻松就能超额减排的? 碳排放权利一旦被剥夺,那就相当于发展的权利也被剥夺了,我们还怎么成为发达国家? 实际上“普惠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 比如非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就算西方取消对其所有进口关税,它们除了原材料能生产出什么工业品进入欧美市场?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要具有工业生产体系,能够真正加入国际贸易竞争行列。 “发展中国家”这顶帽子,我们现在不能丢,我们没有必要装“豪门”充“大款”,但我们也决不会去依赖“普惠制”。 2 我们,真算发达国家吗? 我们距发达国家到底有多远呢?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对发达国家的定性标准是人均GDP,。 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刚破一万美元,连老美的六分之一都没有。 中国的人均收入,人均假期,人均铁路,人均高校,人均航母,人均……跟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把中等发达国家的下限,作为进入发达序列的门槛,那么也要达到2万美元,才算是在人均GDP这个指标上勉强达标。 想够到这个门槛,我们也还差一半! 此外,国内现在仍然有70%处于发展中状态,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 年香港人均GDP约5万美元,澳门4.3万美元,台湾3.4万美元,北京2.8万美元,上海2.6万美元。 而甘肃人均不足美元,黑龙江约美元,广西约美元,贵州约美元,河北约美元。 虽然说我们人均GDP已经跨过了一万美元大关,但别忘了卢森堡是13.6万,美国将近7万美元,德国是5万,日本是4万。 我国的人均GDP,甚至不如非洲的塞舌尔、大洋洲的帕劳、亚洲的伊朗和马尔代夫。 我们的光刻机还被卡着脖子,我们的能源安全还没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老龄化压力极大。 既然有这么多问题,既然有这么大差距,既然有这么多短板,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持头脑的清醒。 既然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发展,那我们就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成为发达国家的最大障碍,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直接衡量了一国的科技跃升速度。 往科技领域猛砸钱,才是后进国家大搞产业升级,跃升为发达国家的唯一途径。 二战后,有几个后发国家迈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走的基本上都是这一条路。 以色列、韩国,皆是如此。 过去,我们有过一段研发投入放缓的时期。 从年到年,这五年,中国研发强度只提升0.19个百分点,对比5年前的年至年,当时中国的研发强度还能提升0.55个百分点。 这5年,正是中国房地产和互联网泡沫如日中天的时期。 但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决定RD投入在未来五年内,年均增长7%以上,高于预期的GDP增速。 并且《规划》首次设置基础研究经费指标,要求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到年要达到8%以上。 年,中国研发占比飞跃式上升0.17%。 1年走过了5年的路,科技投入初见成效。 研发强度高的国家,无一例外都相继晋升为发达国家。 依靠科技研发跃升为发达国家,这个道理我们懂,美国也懂。 所以近几年美国开始精准打压,那些研发投入高的中国企业。 论研发支出,1个华为=BAT三家+富士康+台积电。 搞垮华为,意味着可以压低中国研发强度0.15个百分点。 这才是美国打压华为的真正原因。 要真正成为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是美国国会第一次将一个国家专门认定为发达国家。 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发达国家中的一员没错,但却不是被强行“发达”。 说到底,还是利益那点事儿。 觉得自己被占便宜太多,这才急着要让我们脱贫。 未来很长时间内,我们还会是发展中国家,不需要被定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zh/10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CCTV5直播中国男篮VS伊朗,周琦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