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3664.html

年5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携手亚洲国家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担当,得到亚洲国家广泛响应。

近年来,亚洲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亚洲各国对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意识与意愿也与日俱增。中国更在联合考古、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博物馆展览交流等领域与亚洲国家开展了广泛且卓有成效的合作,并不断为世界贡献着中国智慧与力量。

年10月27日至28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北京举行,进一步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凝聚共识、搭建合作机制,标志着亚洲诸国合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驶入“快车道”的时代已经来临。

联合考古:

为进一步揭示亚洲文明起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脉络探究。中国与蒙古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老挝、孟加拉国、伊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阿联酋、沙特、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韩国、尼泊尔15国开展了28项联合考古项目,涉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址。这些合作进一步梳理了中华文明和亚洲文明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为进一步揭示亚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孟联合发掘——

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

▲毗诃罗普尔古城纳提什瓦遗址发掘现场

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位于孟加拉国中东部,发现于年,由孟加拉国地方文化组织阿格拉厦·毗诃罗普尔基金会主持毗诃罗普尔遗址系列考古发掘。该基金会通过孟加拉国外交部,于年底向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提出合作请求,希望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在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的安排下,年12月至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团队6次赴孟,与孟加拉国欧提亚·欧耐斯恩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毗诃罗普尔古城的纳提什瓦遗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多平方米,基本完成了遗址的发掘。

“中孟联合发掘的纳提什瓦遗址是一处佛教寺院遗址,也是毗诃罗普尔古城内发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遗址。”孟加拉国文化事务部秘书长穆罕默德·阿布·曼苏尔表示,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的发现,证实了这座都城的存在。遗址中所获取的信息,不仅对建立孟加拉国的历史编年具有重要意义,还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找到了源头。

中印联合考古——

印度西南沿海古代港口与城址调查

年至今,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合作,在印度西南沿海地区,对古代港口和几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

印度西南沿海地带(今喀拉拉邦行政区)的科摩林角、奎隆、柯钦、科泽科德,在中国宋明历史文献中就有记录。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合考古工作可见两汉时期中印之间的陆路或海路交通已开通,沟通着欧亚大陆更大范围的古代文化。中国的陶瓷、钱币至迟在宋元时期已通过海运到达印度西南沿海,类型、数量远多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现,可见印度西南地区在中国货物运往中亚、欧洲或非洲途中的重要中转作用。

中斯联合考古——

曼泰港遗址

曼泰港遗址位于斯里兰卡北部的临海滩地上,是一座带马蹄形双重城垣的城址。曼泰港是古代印度洋航线的必经之地,也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1世纪斯里兰卡首都阿努拉德普勒与印度洋联系的前哨。

年,中国和斯里兰卡考古学家在斯里兰卡北部的曼泰港遗址发现了上千件来自中国、古罗马、印度和波斯等地的瓷器、陶器和珠饰,证实了这座印度洋古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遗址初步清理出件中国瓷器,上千件来自西亚、东南亚及印度的陶器,多件珠饰和玻璃片以及大量本地陶器,这些遗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世纪。

历史古迹保护修复:

让亚洲人民的共同记忆重现生机与光彩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守护。中国与柬埔寨、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缅甸、吉尔吉斯斯坦6国合作开展了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中国在柬埔寨实施了吴哥古迹周萨神庙、茶胶寺、王宫遗址保护修复项目,与印度共同担任柏威夏寺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国;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恢复历史风貌,实现文化遗产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存;与尼泊尔同行通力合作,修复加德满都强震后受损严重的杜巴广场九层神庙。这些合作项目让亚洲人民的共同记忆得以重现生机与光彩。

中国助力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

▲吴哥古迹茶胶寺北外长厅修复前(上)后(下)

年,吴哥古迹作为濒危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年,柬埔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拯救吴哥古迹国际行动;年起,中国政府派出专业队伍先后完成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的保护修复工程。目前,正在开展王宫遗址修复项目,同时进行崩密列和柏威夏寺的前期研究。

周萨神庙位于吴哥城以东米的道路南侧,建于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上半叶。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指派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承担周萨神庙的保护修复工作,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参与大规模文物保护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援柬保护吴哥工作队采用原物重建的方法,对周萨神庙除西楼门外的8座建筑进行整体维修。

茶胶寺是吴哥古迹中最为雄伟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庙山建筑之一。自年开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30余项专项探测研究,设计修复方案,于年正式启动保护修复工程,年8月工程竣工验收。

“吴哥古迹国际保护行动是多国合作模式和跨学科综合保护利用的全球典范,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其中,合力攻关,成功帮助吴哥古迹摘掉‘濒危世界遗产’的帽子。”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文物保护研究与合作中心研究员王元林说。年12月4日,在保护和发展吴哥古迹国际协调委员会第25届全体大会暨第31届技术大会上,柬埔寨文化与艺术大臣彭萨格娜代表首相洪森为保护吴哥古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代表颁发奖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许言、王元林、顾军获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

中尼合力修复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

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造成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多处古迹坍塌,九层神庙及其附属建筑局部坍塌。中国承担了“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中国文物修复专家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尊重当地的传统做法和工艺,与尼泊尔文物专家及工匠充分沟通,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筑群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

年2月8日,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视察中国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现场。班达里总统实地察看项目进展,了解项目工期、实施进度、文物修复原则、震损木构件补配和坍塌部位复原维修的情况,对中方整体修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九层神庙项目将尼泊尔古老宗教艺术与中国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对文物采取保护性的修缮,值得学习。”

中乌联合保护修复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历史古迹

▲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历史古迹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南侧环境整治前(上)后(下)

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签署两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友好合作条约。年4月,中乌双方决定在希瓦古城选择两处历史古迹进行保护修复,双方商定项目内容包括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与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主体保护及环境整治。

希瓦古城修复项目是中国政府参与柬埔寨吴哥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之后,第二次大规模在周边国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其中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是17世纪至19世纪布哈拉汗国与希瓦汗国时期伊斯兰建筑代表之一。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建造于18世纪晚期,是希瓦古城内小清真寺的典型代表。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乌方组成联合技术组,对两处建筑开展了详细勘察工作,年4月修缮工程开工。年12月25日,为期3年的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通过内部竣工验收。中国在乌开展的首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圆满完成。

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拉马托夫在视察该项目时表示,将组织乌方文物保护机构考察修复项目,希望中乌两国积极交流文物保护修复经验。年3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视察了中国政府援助该国修复的希瓦古城历史文化遗迹。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

向世界阐释、传播、展示亚洲文明之美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价值阐释。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亚洲首个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跨国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跨国保护研究首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成立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等跨国申遗项目,以及丝路沿线各遗产点的对话与交流提供切实保障。中国还在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等的保护、研究与跨国联合申遗。这些合作致力于揭示亚洲重要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向世界阐释、传播、展示亚洲文明之美。

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多年前,起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跨越山川,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往中亚、西亚,绵延到非洲和欧洲。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据悉,该遗产项目的线路跨度近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聚落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以及沿途丰富的特色地理环境,申报遗产区总面积为.80平方公里,遗产区和缓冲区的总面积为.64平方公里。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丝绸之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丝绸之路整个交流交通体系中具有起始的地位,还因经由多种途径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建立起跨区域的长距离交通,连接了多种文明地带,展开了东西方之间持续而广泛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在游牧与定居、东亚与中亚等文明交流中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体育和青年政策部部长阿扎马特·扎曼库洛夫表示,它见证了亚欧大陆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其重要历史阶段,以及其中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促进了洲际间多种文明的协调和共同繁荣,是亚洲大陆上建立长距离东西方交通、开展广泛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对话的杰出范例。

中塔携手推动“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

年12月,受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简称“保护中心”)实施“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塔吉克斯坦段遗产保护管理合作。项目实施中,保护中心协调召开了多次视频工作会议和高层次协调会议。年11月,召开“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塔吉克斯坦段遗产点保护管理规划合作线上会议,中塔两国丝绸之路申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对塔吉克斯坦相关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世界遗产申报流程与标准、世界遗产监测、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等议题深入讨论,为塔方下一步申遗工作提供有益建议。

“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遗产点数据库。”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哈塔雅·斯瑞法塔娜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正线上收集资料,进行整理翻译研究,完成“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塔吉克斯坦段保护管理规划可行性报告;策划完成遗产保护管理及监测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培训课程。

博物馆展览交流:

向世界呈现亚洲文明璀璨成果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互鉴。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举办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文物展在中国香港展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价值进行阐释传播。年,“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汇集亚洲47国与埃及、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珍贵文物,实现亚洲文明大联欢。年到年,中国八地九家博物馆接力展出在战火中得以保存的阿富汗珍贵文物,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珍视。这些展览呈现了亚洲文明的璀璨成果,增进了亚洲文明间的相互了解。

阿富汗古代珍宝闪耀华夏大地

年3月,为避免战火的破坏,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批珍宝亮相故宫博物院。按计划,故宫博物院的展览结束后,这批珍宝将赴美国展出,但临时传来美方取消展览的消息——如果不能及时找到下一个落脚点,它们可能不得不返回故土,面临各种不测。关键时刻,中国伸出了援手。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协调下,国内文博机构联手,用在中国国内巡展的方式守护这份人类共同的文明记忆。自年9月起,先后在甘肃敦煌、四川成都、河南郑州、广东深圳、湖南长沙等八地九家博物馆成功巡展,参观人数超过万。

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1世纪初,中日关系一度处于低潮。在外交部、文化部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国家文物局推出一系列赴日文物展览,通过开展传统的、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交流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合作举办“中国国宝展”,与此同时“世界四大文明系列展——中国文明展”也在日本横滨开幕。年,中方与东京国立博物馆再次合作举办“中国国宝展Ⅱ”,唤起日本民众和社会各界对两国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共促中沙两国民心相通

“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于年12月20日至年3月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作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共展出件(套)文物,为沙特各个博物馆收藏的精品。

年3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了展览闭幕式。习近平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此次展览是双方推动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一项成果,也是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萨勒曼表示,展览有助于加深两国的文化了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愿与中方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沙中关系发展。

中土交换展尽显两国深情厚谊

年,中土两国达成互办文化年的共识。年11月20日,作为土耳其“中国文化年”压轴大作,“华夏瑰宝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老皇宫博物馆开幕。展览共选择了来自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11家文博机构的文物精品件(组),力求向土耳其观众全面展现中华文明0多年的历史。

作为其交换展览及中国“土耳其文化年”重点活动,年11月20日,“安纳托利亚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奥斯曼帝国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为土耳其首次在中国举办文物展览。展览用文化的声音、文物的魅力配合国家外交大局,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互信与友谊。

年11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为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亚洲力量》

↓↓↓↓↓↓↓↓

责编:陈晓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langtuhao.com/ylthxf/10679.html